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5条重大原则基础上,总书记此次又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了要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重大关系。
中新网银川8月1日电 (李佩珊 马亚萍)8月1日,“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59场活动走进宁夏银川,邀请中国建设科技集团首席专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资深总规划师、建筑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同滨作题为《西夏陵:见证中华文明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的演讲。
今年7月11日,西夏陵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宁夏实现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陈同滨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大型考古遗址的价值研究与保护规划等领域深耕多年。从“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到“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从良渚古城遗址到刚刚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西夏陵,陈同滨的名字始终与中国申遗项目工作紧密相连,在她的主持之下,6项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申报。除此之外,她还主持完成了故宫、长城、莫高窟等国家重大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
本次宣讲,陈同滨围绕“西夏陵”的考古发掘成果,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与丰富的考古实证,带领现场听众穿越时空隧道,探寻“西夏陵”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西夏陵’申遗成功既是对过去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肯定,更是传承发展新的起点。”宁夏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柳表示,宁夏将借此契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将保护世界遗产与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从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角度,深入挖掘和阐释西夏陵的历史文化价值,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同时,宁夏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知识、精神意蕴和深刻内涵,在保护的基础上推进合理适度利用,开发“西夏陵”特色文旅产品,促进“西夏陵”文化遗产活化转化。此外,宁夏还将构建融通中外的文旅话语体系,向世界清晰阐释“西夏陵”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包容开放的精神内核,使其成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载体。
据介绍,本场活动属于“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文化传承发展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列旨在通过解读重大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引导公众感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脉络。随着“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深藏于华夏大地的文化瑰宝正逐步走入大众视野,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源头活水。
本次活动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光明网承办,宁夏图书馆、银川市委宣传部协办。(完)
【编辑:曹子健】中国救援队赴土耳其实施国际救援。。
- 今日热点
- 三件大事的“历史性胜利”(一见)
- 朱一龙倪妮“寻找”《消失的她》
- 中方希望叙利亚化武相关未决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 2月10日沈阳这些地方开始施工!请注意绕行
- 花灿灯彩闹元宵!总台《2023年元宵晚会》海内外好评如潮
- 延安子长:圣女果挂满枝头 开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