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领衔揭秘深海生存之道:化学反应取代光合作用

  中新社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所)科研人员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在太平洋西北部最深9533米处的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为生命在极端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新见解。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项揭秘深海生存之道的重要生态学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研究员彭晓彤领衔的国际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北京时间30日夜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线发表。

  研究团队介绍说,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体,需要适应并以不同方式获取能量。基于化学合成的种群从化学反应而不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中获得能量。这类种群发现于深海流体活动区域,那里的海底会渗出硫化氢和甲烷这类化学物质。海斗深渊是最深海洋的一部分,但其绝大部分仍未被探索。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一次载人深潜的科考任务,发现化学合成生命在海斗深渊繁荣生长。该任务的覆盖长度为沿太平洋西北部千岛-堪察加和阿留申海沟逾2500千米,覆盖深度从5800米到9533米。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次在海斗深渊发现的种群主要为管状蠕虫以及双壳类软体动物,这些动物利用构造板块断层渗出的硫化氢和甲烷合成有机质。进一步分析显示,断层渗出的甲烷产自沉积物中发现的有机质的微生物过程。

  研究团队总结认为,这类深海种群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普遍,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挑战了深渊生态系统主要依靠从海洋表层沉降的有机颗粒和动物残骸维持的传统观点。(完)

【编辑:张子怡】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Sd6GGE"></kbd><del id="m7J3A"></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Rzv93"></b>
  • 五代&nbsp;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 北京:53万套优惠房源将迎返工租客
  • “北京亲人的爱,始终温暖着我”
查看更多

《漂亮的小荡扫2青苹》

发布时间:2025-08-01 16:10:15 迷欲绑缚漫画免费 来自湖南

成都双流:高质量建设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四川频道--人民网二、严格把好人选廉政关,坚决防止“带病提拔”。(《淮安区报》授权周恩来纪念网转发)“我们将积极围绕提升服务人民群众健康能力和水平,主动推进校企、校地、校校合作,通过深化与各方面支持教育事业的社会资源合作、平台共建、资源共享等,拓展产教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推动生物医药、新药创制、疑难疾病等重点方向研究,打造一批一流专业群和一流学科群。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4811598
举报
热点推荐
  • 《魔咒之地》发布公告回应玩家批评将对游戏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

    2025-08-01 16:10:15

  • 开封宣传部--河南频道--人民网

    2025-08-01 16:10:15

  • 元宵佳节上海武警战士守护游客赏灯

    2025-08-01 16:10:15

  • 防城港市公安局--广西频道--人民网

    2025-08-01 16:10:15

  • 西南大学三亚中学新教学楼即将投用

    2025-08-01 16:10:15

  • 信长星当选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nbsp;许昆林当选江苏省省长

    2025-08-01 16:10:15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