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领衔揭秘深海生存之道:化学反应取代光合作用

  中新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终年不见阳光的海洋深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的生命体如何获得能量?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所)科研人员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最新在太平洋西北部最深9533米处的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为生命在极端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新见解。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 供图

  这项揭秘深海生存之道的重要生态学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研究员彭晓彤领衔的国际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北京时间7月30日夜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线发表。

  研究团队介绍说,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体,需要适应并以不同方式获取能量。基于化学合成的种群从化学反应而不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中获得能量。这类种群发现于深海流体活动区域,那里的海底会渗出硫化氢和甲烷这类化学物质。海斗深渊是最深海洋的一部分,但其绝大部分仍未被探索。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拍摄的图片。研究团队 供图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一次载人深潜的科考任务,发现化学合成生命在海斗深渊繁荣生长。该任务的覆盖长度为沿太平洋西北部千岛-堪察加和阿留申海沟逾2500千米,覆盖深度从5800米到9533米。

  这次在海斗深渊发现的种群主要为管状蠕虫以及双壳类软体动物,这些动物利用构造板块断层渗出的硫化氢和甲烷合成有机质。进一步分析显示,断层渗出的甲烷产自沉积物中发现的有机质的微生物过程。

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牵头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已获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执行委员会批准。研究团队 供图

  研究团队总结认为,这类深海种群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普遍,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挑战了深渊生态系统主要依靠从海洋表层沉降的有机颗粒和动物残骸维持的传统观点。(完)

【编辑:刘阳禾】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OmEmMKa"></kbd><del id="N77fOANd"></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4Kzer"></b>
  • 【地评线】秦平:“3.9%”来之不易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 深圳光明区在法国招商导入更多国际时尚资源
  • 全球连线|比利时小伙杜雅克在中国的第13个春节
查看更多

《亚洲熟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发布时间:2025-08-01 22:59:59 甜橙直播下载app 来自湖南

青海:7项重点任务助企纾困提振发展信心小馒头移动电源怎么样,什么样牌子的移动电源好2022-12-17本站作者【字体:】移动电源是一个门槛很低的产品,很多小厂家也在做移动电源。“我希望将这种发展模式介绍给更多人,让更多国家从中国的创新发展中汲取经验。强悍性能与超前设计法国达索公司从开始着手设计“阵风”战斗机时,就把降低其可视度作为优先研发要求。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6153664
举报
热点推荐
  • 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2025-08-01 22:59:59

  • 评剧《胡风汉月》经典唱腔精研班汇报演出在京上演

    2025-08-01 22:59:59

  • “我的亲人们在废墟下面”——直击土耳其百年一遇大地震

    2025-08-01 22:59:59

  • 二十大报告介绍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

    2025-08-01 22:59:59

  • 让更多患者看到希望——大陆药品集采惠及台湾女童

    2025-08-01 22:59:59

  • 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新知新觉)

    2025-08-01 22:59:59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