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领衔揭秘深海生存之道:化学反应取代光合作用

  中新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终年不见阳光的海洋深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的生命体如何获得能量?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所)科研人员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最新在太平洋西北部最深9533米处的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为生命在极端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新见解。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 供图

  这项揭秘深海生存之道的重要生态学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研究员彭晓彤领衔的国际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北京时间7月30日夜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线发表。

  研究团队介绍说,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体,需要适应并以不同方式获取能量。基于化学合成的种群从化学反应而不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中获得能量。这类种群发现于深海流体活动区域,那里的海底会渗出硫化氢和甲烷这类化学物质。海斗深渊是最深海洋的一部分,但其绝大部分仍未被探索。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拍摄的图片。研究团队 供图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一次载人深潜的科考任务,发现化学合成生命在海斗深渊繁荣生长。该任务的覆盖长度为沿太平洋西北部千岛-堪察加和阿留申海沟逾2500千米,覆盖深度从5800米到9533米。

  这次在海斗深渊发现的种群主要为管状蠕虫以及双壳类软体动物,这些动物利用构造板块断层渗出的硫化氢和甲烷合成有机质。进一步分析显示,断层渗出的甲烷产自沉积物中发现的有机质的微生物过程。

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牵头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已获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执行委员会批准。研究团队 供图

  研究团队总结认为,这类深海种群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普遍,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挑战了深渊生态系统主要依靠从海洋表层沉降的有机颗粒和动物残骸维持的传统观点。(完)

【编辑:刘阳禾】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Q2vj6"></kbd><del id="qD9e3"></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VzHj0Xcn"></b>
  • 山里娃的高空筑梦故事
  • 东方网—上海首个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发展中心成立
  • “把党的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二十大代表这样带头干)
查看更多

《~要来了要喷水了~》

发布时间:2025-08-01 16:54:05 长城守卫军集体**花木兰网站在线观看 来自湖南

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天津市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将把这次学习到的经验、做法带回达州,进一步梳理工作,加强当地机制建设,结合实际,把网信工作做好做实。第三章账号信息管理第十四条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主体责任,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能力,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真实身份信息认证、账号信息核验、信息内容安全、生态治理、应急处置、个人信息保护等管理制度。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5908530
举报
热点推荐
  • 玉龙湖湿地色彩斑斓景象万千

    2025-08-01 16:54:05

  • 中秋小长假在即&nbsp;多地发布防疫政策

    2025-08-01 16:54:05

  • 福建福州市晋安区:探索社区党组织领办物业公司模式&nbsp;破解老旧无物业小区治理难题

    2025-08-01 16:54:05

  • 新媒:老字号跨界大白兔不再只是奶糖

    2025-08-01 16:54:05

  • 2022世界青年和他们的“世界杯”

    2025-08-01 16:54:05

  • 黑龙江海林市:复工复产劲头足冲刺新春“开门红”

    2025-08-01 16:54:05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