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领衔揭秘深海生存之道:化学反应取代光合作用

  中新社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所)科研人员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在太平洋西北部最深9533米处的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为生命在极端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新见解。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项揭秘深海生存之道的重要生态学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研究员彭晓彤领衔的国际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北京时间30日夜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线发表。

  研究团队介绍说,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体,需要适应并以不同方式获取能量。基于化学合成的种群从化学反应而不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中获得能量。这类种群发现于深海流体活动区域,那里的海底会渗出硫化氢和甲烷这类化学物质。海斗深渊是最深海洋的一部分,但其绝大部分仍未被探索。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一次载人深潜的科考任务,发现化学合成生命在海斗深渊繁荣生长。该任务的覆盖长度为沿太平洋西北部千岛-堪察加和阿留申海沟逾2500千米,覆盖深度从5800米到9533米。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次在海斗深渊发现的种群主要为管状蠕虫以及双壳类软体动物,这些动物利用构造板块断层渗出的硫化氢和甲烷合成有机质。进一步分析显示,断层渗出的甲烷产自沉积物中发现的有机质的微生物过程。

  研究团队总结认为,这类深海种群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普遍,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挑战了深渊生态系统主要依靠从海洋表层沉降的有机颗粒和动物残骸维持的传统观点。(完)

【编辑:张子怡】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LRgGN4q"></kbd><del id="uRc67"></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OoJvKX"></b>
  • 开封市顺河区--河南频道--人民网
  • 河北完善天气雷达网可以更早预警灾害性天气
  • 阜新:减负增效为基层添活力
查看更多

《适合半夜看的不收费直播app》

发布时间:2025-08-01 15:22:03 麻豆陈可心倩女幽魂链接国语 来自湖南

周恩来的党性修养:站稳立场持正作风按照这个方案,美国和欧洲国家已经远远超过它们的排放上限;而另一方面,根据2019年的一份联合国报告,印度自1850年以来只占全球排放的4%,但印度的人口占全球的18%。该项目综合应用了现有数字人文的多项技术,将珍贵古籍名录书目数据重构为知识库,以多维度知识图谱、GIS等多种可视化形式展示历史时空构架下书与书、书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多维关系,以数字手段实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能。毒品泛滥成为美国社会憎恨但难以真正铲除的顽疾之一。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2349185
举报
热点推荐
  • 【地评线】桂声漫评:“闹”完元宵迎春光,“卯”足干劲再出发

    2025-08-01 15:22:03

  • 节后“用工热”助力就业“开门红”

    2025-08-01 15:22:03

  • Французскиепрофсоюзыпланируютновыеакциипротестапротивпенсионнойреформы

    2025-08-01 15:22:03

  • 票据纠纷案件支付地法院也能管辖

    2025-08-01 15:22:03

  • 深圳数据要素支出规模已达千亿级

    2025-08-01 15:22:03

  • 虚拟数字人拓展文化新体验

    2025-08-01 15:22:03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