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负责人朱俊生认为,跨界资本进军保险业,主要还是基于业务互补的需求,在企业生态搭建过程中,保险业务能起到连接上下游产业链的作用。
央视网消息:近期,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发布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全球公众对中国的正面评价持续攀升,在高收入国家群体中,对中国持正面看法的受访者比例中位数为6年来最高。有外媒指出,中国国际形象正经历从“神秘”到“迷人”的转变,中国正变得越来越“炫酷”。
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一系列政策的持续优化,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到中国、感受中国、发现中国,并通过直播、社交平台刷新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其中,“购在中国”已成为国际游客的“潮流之选”。今年上半年,中国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倍,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超7200家,比2024年底增长约80%。
好感度上升在于“稳”与“进”。当个别国家筑起关税壁垒,中国坚持敞开大门、张开怀抱,举办进博会、广交会、链博会等。
迄今,中国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贸协定,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持续扩大……世界看到不断扩大的“中国机遇”:中国不但有包容胸怀,还有开放举措,中国式现代化持续赋能全球发展。
好感度的提升也映照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无论是近期破圈的潮玩“labubu”,还是早已全球圈粉无数的哪吒、悟空,这些形象融入现代创意和科技表达,在全球文化版图上掀起一股“东方潮”,也在书写跨文化交流的精彩故事。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全球好感度的提升展现的是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将越来越立体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编辑:张令旗】证券时报网讯,近日A股市场中ChatGPT概念受到资金热炒。。
- 今日热点
- 全球连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全人类进步而奋斗——孟加拉国共产党(马列)总书记巴鲁阿眼中的百年中共
- 李炳军:全力以赴大抓产业大抓项目以高质量产业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 天津:成群海鸥聚集海滨民众观赏投喂兴致足
- 拉萨警方:警惕ATM机旁的“热心人”
- 山西太原市杏花岭区:千站万人强治理 服务群众零距离
- 俄乌战事,西媒称“留给俄罗斯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