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 06:43:52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刘天霖

参考消息网2025-10-28号报道

  中新网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 郭超凯)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的《中国生态警务发展研究报告》发布暨学术研讨会26日在北京举行。报告指出,生态犯罪呈现出跨国化、复杂化的特点,这促使国际的执法协作全方位升级。

  该报告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生态警务研究团队联合浙江湖州等11个具有地域代表性和职能典型性的公安实战部门共同编制。报告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我国生态警务的发展历程,全面总结了各地有关部门在环境犯罪侦查、生态环境联合执法、协同治理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生态警务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展望,深度解码地方生态警务创新实践,系统呈现我国生态警务建设最新成果,生动勾勒出中国生态警务实践图谱。

  报告指出,在全球工业化与城市化浪潮席卷之下,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21世纪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为应对这一时代命题,生态警务作为一种创新性的警务模式应运而生。

  回顾发展历程,我国生态警务建设走过了从地方试点到全国推广的奋进之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公安机关联合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多部门,构建起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执法机制。

  报告称,生态警务执法实践战果显赫。我国公安机关持续深化打击破坏环境与资源类犯罪,重点针对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采矿、盗伐林木、污染环境等犯罪行为,通过“昆仑”“长江禁渔”“清风行动”等专项行动,联合多部门协同作战,形成高压态势。2024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侦办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案件4.8万起,侦办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案件3900余起。

  报告指出,从全球范围来看,生态犯罪呈现出跨国化、复杂化的特点,这促使国际的执法协作全方位升级。国际刑警组织和区域环境执法联盟积极行动,致力于搭建实时共享的犯罪情报数据库。借助这一数据库,各国警方能够及时交流电子垃圾非法倾倒、海洋非法捕捞等复杂案件的线索;通过统一执法标准,突破司法差异带来的障碍,让犯罪者无处遁形。

  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负责人介绍,该报告是公安大学打造“公共安全领域系列蓝皮书”品牌中编制发布的首部蓝皮书。当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生态环境部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完) 【编辑:曹子健】

凡注明“来源:百度新闻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更多新闻

航天员在轨期间首次迎来发射 “01指挥员”详解有何不同

一抽一出BGM免费60有声音-老狼2025-10-28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首次出舱活动

一级一级一区二区三区2025-10-28

意大利威尼斯:狂欢盛宴

星空传媒郭媛媛2025-10-28

2023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招标

性Free老太婆性XXX2025-10-28

台湾女孩的大陆年“味”

免费真人直播2025-10-28

译名趣谈Standard的非“标准”译名

日本女人骚虎2025-10-28

刘坚:乡村振兴要高度重视文化与品牌建设

免费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学生2025-10-28

遇见“乡愁”,95后姑娘创业助农

十分钟在线观看2025-10-28

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曜和西施做剧烈运动西施一脸享收2025-10-28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近五成案件为商标等遭攀附摹仿使用或恶意抢注

爱情岛亚洲品质免费极速福利观看2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