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2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叶雨婷)记者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官方网站获悉,1月28日,中心发布《关于调整疫情期间对跨境远程文凭证书特殊认证规则的公告》指出,对于2023年春季学期(南半球秋季学期)及以后仍采用远程方式学习(包括新入学和继续学习的情况)所获国(境)外文凭证书,中心将不再提供认证服务。
中新网上海10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重要专题活动——“韧性·共生:女性发展与城市未来对话会”(简称:对话会)26日举行,来自国内外数十位知名专家、优秀女性代表作演讲交流。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虞丽娟指出,上海在探索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始终将“女性友好”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标尺,努力让城市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女性群体,让女性发展与城市进步同频共振、相互成就。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中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工作委员会、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共同举办,以更好推动女性发展与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林怡,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虞丽娟出席对话会,参加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的外籍女性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部分港澳代表、各行业优秀女性代表、上海市女性社会组织负责人等参加本次活动。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林怡表示,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人民城市”理念的首提地,上海始终以先行姿态,探索女性赋能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创造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在对话会上,中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工作委员会和“一江一河”沿岸九区滨河办方面启动了“一江一河”服务导览小程序,介绍了“一江一河”沿岸妇儿友好设施建设新成果,让民众更便捷地享受水岸温暖服务。
联合国人权、发展、性别和领导力国际高级顾问哈迪贾.莫阿拉(Khadija Moalla)博士以“面向系统性变革的设计:全球视角下女性友好城市建设的实践与经验”为题发表主旨演讲,重点介绍了突尼斯、维也纳、首尔和圣安娜等城市的经验教训,强调建设女性友好型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城市未来的道德和战略必须,呼吁政府、民间社会和发展伙伴协作行动,推动持续的交流、学习与创新,将性别敏感性制度化,倡导参与式规划,改变城市及所有女性和女孩的生活,从而惠及整个社会。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娄永琪教授从城市功能与动力视角指出,女性对城市创新有着无可替代的类型学贡献,并对女性主义设计的内涵、规律做了深入分析,希望女性发展与城市创新之间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指出,独立女性不是跳到了照顾者的对立面,而是均衡的,不能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美好的城市是让城市拥抱女性的多样生活,让女性自己定义美好。
原央视《半边天》栏目主持人张越表示,城市让女性生活更美好包含丰富多维的内容,城市发展应听取女性需求与声音、与她们共同成长。她希望城市是一座大舞台,让南方的北方的、城市的乡村的女性都有机会在这里翩翩起舞!
上海市妇联方面表示,本次对话会凝聚的智慧、提出的观点、碰撞的火花、展示的成果、提出的举措,必将进一步丰富“人民城市”理念内涵,为推动妇女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贡献。(完) 【编辑:曹子健】
为此,北方司令部的特种作战司令部将与美国各军种的相关部门合作,一方面验证极地地区作战的理念和装备,另一方面组织相关部队接受极地实战训练,并举行大量以极地作战为背景的实战演习。。
- 今日热点
- 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龙江18条措施来了
-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马庄香包新传人
- 抓牢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戒尺”
- 成都按下招商引智“快进键”
- 热评丨抢抓农时 科技助春耕
- 【青椒谈】用规范网络道德评判助推网络空间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