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战略与策略的关系”“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活力与秩序的关系”“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这些方法论,如“善其事”之利器,深刻融汇于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中。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电 题:大陆学者析高规格纪念台湾光复:铭记荣光 展现意志
中新社记者 刘玥晴 陈建新 杨程晨
10月25日,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在北京召开。多名大陆涉台学者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台湾光复是两岸共同记忆和民族荣光,高规格纪念台湾光复展现出大陆方面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意志。
意志决心坚定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4日作出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25日出席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并讲话。
在复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信强看来,这集中反映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和集体意志,充分体现了中共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意志。
“民进党当局和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罔顾历史事实,抹杀台湾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否定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数典忘祖。”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表示,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举办相关纪念活动,彰显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以及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携手同心共谋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信心。
守护历史真相
信强指出,一直以来,两岸民间团体、大学智库对于台湾光复的纪念活动从未停止。铭记和纪念这段伟大的历史,有助于正本清源,驳斥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等歪理邪说,也是向国际社会重申:台湾在1945年已回归祖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地位始终没有改变。
“台湾光复的历史昭示两岸,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攸关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面对‘台独’分裂行径,两岸同胞应当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朱卫东认为,纪念台湾光复对于团结两岸同胞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两岸休戚与共
“海峡两岸纪念台湾光复,要大力强化两岸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其中的核心便是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与凝聚民族文化认同,让两岸同胞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紧密相依,切实感受‘两岸一家亲’的获得感与自豪感。”朱卫东说。
朱卫东建议,通过持续扩大两岸贸易和投资合作,完善台湾同胞在大陆就业、创业、生活享有同等待遇,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两岸民众。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巩固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的认同。推动两岸青年、基层民众、行业团体等开展常态化互动,通过旅游、求学、公益活动等形式,打破隔阂与误解,增进彼此了解与情感联结。
李鹏认为,随着两岸各领域交流的深化,民进党当局编织的“反共”“抗中”话术、骗术被揭穿,越来越多台湾民众意识到,“台独”只会让台湾走向兵凶战危。当台湾同胞进一步认识到,只有两岸交流合作才能真正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保障自身利益福祉,融合发展将成为自觉的选择。(完) 【编辑:付子豪】
工匠们需要非常小心而精准地完成制作。。
- 今日热点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请您来谈谈教育
- 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市北区税务局:发挥党小组前沿阵地作用 创新党建业务最基层融合
- 优必选周剑: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引领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蓝天救援队赴土耳其参与地震救援
- 四名港澳律师获准在大湾区内地九市执业
- 好客山东约客旅游201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