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勇于走出“思维舒适区”,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练就与时俱进的过硬本领,以能力提升的确定性应对发展的不确定性,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电 (周昕)由大连海事大学智库专家团队编制的《南海航运安全与发展报告(2025年)》24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南海为大宗重点物资运输和航行安全提供保障。
10月24日,由大连海事大学智库专家团队编制的《南海航运安全与发展报告(2025年)》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南海为大宗重点物资运输和航行安全提供保障。图为《南海航运安全与发展报告(2025年)》。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报告中称,南海船舶总量具备规模优势且增长明显,形成了覆盖全球主流船型的全谱系通航格局,多条航线交织,热点区域集群,在能源安全、供应链韧性及地缘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全球船舶通行和大宗货物运输的“安全压舱石”。
报告中指出,为保障南海水域的航行安全,中国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航行监管与服务系统,包括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自动识别系统、船舶报告制度及引航服务,有效提升航行效率和安全保障。在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方面,中国还构建起空中、水面、水下三位一体的应急救助体系,提供快速高效的搜救服务,确保遇险船舶和人员安全。
同时,报告还通过船舶动态大数据监测“港、船、货”活动,进一步说明,南海水域的海运通航是自由的、港航活动稳定且繁荣。作为全球海上“物资生命线”,南海的畅通对全球经济稳定和贸易格局具有深远影响。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洋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海文指出,报告用大数据客观地展示出南海海上交通的繁荣景象,用事实证明了南海海上航行是自由的,南海航行安全是有保障的。
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主任胡波表示,报告提出的“南海是超级缝合线、安全压舱石和物资生命线”新概念,对于国际社会研究和观察南海有着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中国正为南海海上安全稳定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完)
【编辑:李骏】”上述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中介机构履职尽责不是一句空话,在全面注册制的大背景下,必须强化合规风控底线思维,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及时掌握监管动态,持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履行好资本市场“看门人”的责任。。
- 今日热点
- 抓实“书记项目” 提高机关党建质量
- 福建石狮市祥芝镇:党建引领治理新方向 打造“海上枫桥”新样板
- 石泰峰走访在京全国性宗教团体
- 《军士暂行条例》施行后,惠及军士队伍传递关心关爱
- 沙特证交所与香港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
- 《2020广播融合传播指数报告》发布:自建客户端为广播覆盖用户最多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