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经济部主任裴德铭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尽管2023年外部环境给中国经济带来压力,但中国有足够的政策支撑空间,将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去支持居民消费、房地产投资。
中新网珠海10月28日电 (邓媛雯 黄志强)2025年珠海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应急演习暨珠海市船舶污染事故应急演习,28日下午在珠海高栏港水域紧张有序地进行。
此次演习由广东海事局、珠海市海上搜救中心主办,珠海海事局承办,20余支应急力量、超200名人员、17艘船艇、2架直升机参与,其中4艘专业清污船与5台专业收油机投入演习。
演习从实战出发,模拟了一艘油船与散货船发生碰撞,近百吨轻质沥青泄漏,油污飘向敏感水域扩散,多方携手开展海上溢油应急处置的场景,设有溢油应急处置、油污漂移监测和预测、敏感资源保护等5大类21个科目,是国内迄今为止科目体系覆盖最丰富的海上溢油应急演习。
“本次演习出动了国内最大的多功能环保船,搭配全球先进、功能最强、适应性最高的内置式收油机,高效清理海上溢油。”珠海海事局工作人员介绍,“还有直升机空中喷洒消油剂、布控岸滩式围油栏,形成了‘海陆空’立体闭环防控网,成功处置海上溢油事件。”
据了解,珠江口水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通航区,预计2025年船舶流量将超百万艘次,危险货物吞吐量逾3亿吨,通航环境复杂,船舶污染风险高。此次演习所在的高栏港,正位于珠江口西侧,既因通航优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航运枢纽”,又因涵盖荷包岛海洋牧场、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等敏感水域,承担着生态保护的“关键防线”作用。
珠海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珠江口水域通航繁忙、船舶污染风险高,此次演习验证了国家溢油设备库“调得动、用得上”的能力,也强化了“政府主导、企业协同、社会参与”的水域联防机制。未来,珠海将持续以实战演练优化应急体系,筑牢珠江口“生态蓝”屏障。(完)
【编辑:陈海峰】由于灾区缺乏重型机械设备、加之遭遇雨雪天气,救援艰难推进,一些民众甚至徒手清理废墟,希望抓住“黄金72小时”营救更多幸存者。。
- 今日热点
- 福建福州市仓山区三叉街街道:联邦新城小区“五位一体”提升基层治理新成效
- 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昆致新春问候
- 昆明航空救援支队实现2023年度首飞“开门红”
-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组图)——中红网
- 发挥中新法律和司法圆桌会议机制作用 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 学习盛会精神 建设一流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