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记者曾帆)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中新社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 谢雁冰)当地时间11月1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道主交接环节,宣布中方将于明年11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李在明在交接环节上握手。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这将是继2001年的上海、2014年的北京之后,中国第三次担任APEC东道主。
为何是深圳?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深圳始终是“试验田”和“排头兵”。从边陲小镇到现代化国际都市,深圳用40多年时间成就了一个城市发展奇迹,也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扇重要窗口。
“深圳的开放文化与APEC的理念不谋而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说,深圳的崛起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缩影,APEC会议落子深圳,有利于向亚太乃至全球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果,为区域合作注入新的信心与动力。
资料图:从深圳莲花山山顶俯瞰城市中轴线(2025年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创新,是深圳的基因。作为中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在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孕育出华为、腾讯、比亚迪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1年居全国城市首位,研发投入强度跻身世界创新城市第一方阵……深圳是名副其实的“创新之都”。
创新,也是亚太发展的引擎。中方多次在APEC会议上倡导创新驱动,提出亚太经合组织数字乡村建设、企业数字身份、利用数字技术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等倡议。
中国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创新要素全球流动,不断为亚太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APEC关注创新增长,深圳在诸多前沿领域的探索实践,将为亚太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可借鉴的经验。APEC会议落子深圳,有助于推动塑造亚太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许利平说。
深圳一家无人机企业研发生产现场。程景伟 摄深圳拥有国际型深水港区、亚洲最大陆路口岸,是亚太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与APEC经济体的合作不断深化。有数据显示,深圳对APEC经济体进出口增速明显,带动全球市场“含深量”不断提高。
深圳已多次承办APEC相关活动,APEC中小企业工商论坛连续五届在深圳举办,积累了有益办会经验。
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看,每一次主场外交的选址亦承载着向世界展示中国多元形象的深意。近年,鹭岛厦门、古都西安、百年商埠天津,都以独特气质成为中国外交的“世界会客厅”。外界通过不同的城市风情,感受中国主场外交待客之道。
从上海、北京到深圳,APEC与中国的每一次“主场相遇”,既与中国发展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同频共振,也见证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在地图上将三个城市相连会形成一个大“三角”,其背后正是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长三角、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
世界期待,2026年,在深圳这个“奇迹之城”,中国继续以实际行动为开创亚太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汇聚合力。(完)
【编辑:张燕玲】暂停了3年的旅行社出境团队旅游正式重启。。
- 今日热点
- 市政协委员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言均衡教育资源 完善人才培养
- 人民财评:文化市场回暖升温 折射经济活力满满
- 新华全媒+|河北廊坊:新春伊始生产忙 技术指导到田间
- 深圳北站社区:“一社三会”带动更多群众参与社区治理
- 智慧企业管理专家何鹏:用科技力量为企业注智赋能
- 云南龙陵发现新物种“龙陵秋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