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编如下:一种误解得有多么牢固和普遍才算彻头彻尾的神话?不容置疑的揭穿和相互矛盾的解释有何区别?谁有资格或谁没有资格去颠覆一个神话?我在阅读《美国神话:历史学家挑战关于过去的最大传奇和谎言》一书时,这些问题频频出现。
中新网圣保罗11月14日电(记者 林春茵) 当地时间11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期间,“习言道——中巴生态文明交流会”在巴西圣保罗举行。此次交流会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社主办,巴西华人协会协办,中巴两国政府部门、企业、媒体以及巴西华侨华人代表参加会议。
三大洲社会研究所巴西办公室负责人米格尔·恩里克·斯泰迪莱(Miguel Enrique Stédile)。林勐男 摄“巴中应进一步在清洁能源、电动汽车、低碳农业等领域加强合作,为全球南方国家的绿色转型树立典范。”三大洲社会研究所巴西办公室负责人米格尔·恩里克·斯泰迪莱(Miguel Enrique Stédile)在交流会上致辞说。
米格尔介绍说,三大洲社会研究所是一个具有全球南方视角的国际研究机构。我们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都设有办公室,核心目标是应对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探索替代性的解决方案,以共同建设一个更可持续的星球。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中国的发展经验,希望从中国的治理理念、社会创新与绿色发展理念中汲取经验,以资借鉴。”米格尔说,智库重要工作方向之一,就是致力于理解支撑中国治理体系的国情和思路。
该智库就此编制了很多关于中国的研究材料,包括中国消除极端贫困的专题、中华文化的专题等;亦同中国杂志合作,将其出版成英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等多种语言,推动中文资讯在海外的在地化传播。
COP30期间,由中国驻圣保罗总领馆、巴西金砖+融合发展研究院以及三大洲社会研究所共同编制的专刊《构建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生态对话》,于当地时间11 月 7 日在圣保罗正式发布。
在交流会上,米格尔介绍说,这是一份汇集了中国政府人士、巴西专家学者、研究机构与社会组织文章的出版物,展示了两国在生态文明、绿色转型和全球治理方面的经验对话。“我们达成共识,巴中应为全球南方国家的绿色转型树立典范。”
“我们希望这样的合作能够持续深化。”米格尔说,希望以此专刊为起点,让更多来自全球南方的声音,共同参与关于未来文明形态的讨论与建设。(完)
【编辑:付子豪】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
- 今日热点
- 李玉刚方锦龙梦幻联动快来欣赏国风版《一起向未来》
- 去年共批准55个国产创新医疗器械
- 人民财评:热情高新意足助推节前市场消费升温
- 人民网三评"倒奶事件"之一不花钱不配当粉丝
- 内蒙古呼伦贝尔:志愿服务添新意文明实践年味儿浓
- 重温习近平的“红色足迹” 这些话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