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3日,德国渴望远方电子旅游杂志就在题为《永远值得一游:中国的成都》的报道中写道:这座城市的历史不仅体现在其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纪念碑上,而且还因为其深厚的文化遗产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中新网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 陈杭)“‘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强国复兴有我”2025年首都高校新生教育主题“大思政课”12日至13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精彩上演。
这堂搬上舞台的“大思政课”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30余所学校的300余名师生共同演绎,以情景剧、舞蹈短剧、戏曲、音乐剧、歌曲等文艺表达方式,集中呈现“‘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的育人成效,生动展示首都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的昂扬风貌,教育广大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叮铃铃”,伴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演出拉开帷幕。“还记得人生中第一次给你点名的老师吗?”短片《点名》用一声声“到”记录学生成长足迹,展示当代青年向祖国报到的信心决心。舞蹈短剧《我们的课堂》重现不同历史时期的课堂,讲述一代代青年学子砥砺奋斗的家国情怀。
情景表演《黄河颂·忆忠魂》将时空拉回到抗战岁月,以先辈忠魂唤醒青年爱国情怀。舞蹈《大河之子》气势恢宏,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展现了青年学子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颂扬。戏曲《我是中国人》用传统艺术形式彰显民族自信,在国粹声腔里升腾起家国同构的文化自信。情景舞台剧《等待》以邓稼先夫妇跨越二十八年的深情对话,诠释“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内核。
据悉,北京市自2023年以来连续三年深入实施“‘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扎实开展信仰行、红色行、古都行、文艺行、志愿行、园区行、书香行7个大类4000余场活动,覆盖首都33所高校40万大学生,在创新全国文化中心“大思政课”上进行了有益尝试,在以先进文化培育时代新人上形成了实践经验。
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联合主办。下一步,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还将在沙河高教园区举办集中展演,进一步放大活动育人成效,引导高校新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成长为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完)
【编辑:苏亦瑜】有的残疾人在区残联帮助下,对接企业货源,找到了有吸引力的产品。。
- 今日热点
- 福建柘荣:信俗文化为桥 共促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 湖南新宁3.35万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 《女神异闻录3 携带版》《女神异闻录4 黄金版》复刻版决定于2023年1月19日发售!
- 沙坡头区首个网络主播党支部成立
- 新春走基层|福建永安民俗踩街闹元宵
- 云南省保山市采取灵活多样方式增强针对性 推动“两新”组织边学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