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领衔研究发现:气候变暖拉大树木生长与光合作用“时间差”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11月21日发布消息说,该所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团队领衔15个国家50余名科学家合作完成的一项气候变化研究揭示,全球变暖正导致树木的光合作用与木质部生长之间出现“步调不一致”。

  研究团队表示,这一“时间差”主要表现为光合作用启动时间明显早于生长启动时间。该现象意味着,当前基于光合作用预测的北半球森林碳汇能力可能被高估。

全球变暖加剧木质部生长与光合作用之间物候不同步的示意图。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图

  这项重要研究成果论文,北京时间当天傍晚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在线发表。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李晓霞副研究员表示,此次研究发现提示,现有以光合作用为核心的全球植被模型,可能高估了温暖地区森林的固碳潜力。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梁尔源研究员呼吁,未来气候政策与碳汇评估应将“木质部物候”纳入核心考量。他建议温暖区域在造林管理中优先选用对冬季低温需求较低的树种,以缓解物候不同步可能导致的碳汇潜力下降。

  梁尔源指出,森林被视为陆地最重要的“碳库”,传统观点认为,气候变暖会延长植物的光合作用时间,进而增强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然而,该吸收只是“第一步”,要把碳真正“锁”进树干,关键在于木质部何时启动生长。

  李晓霞介绍说,本项研究基于北半球84个样点、24种针叶树的形成层活动监测数据,研究团队对从-4.4℃到18.2℃年均温度梯度上的木质部物候特征进行系统分析,通过与遥感反演的光合物候高频比对研究发现:年均温度每升高1℃,光合作用启动日期提前约4天,而木质部生长仅提前2天;在温暖的温带和地中海地区,两者启动时间差最大可达62天,几乎是寒带和高山地区两倍,表明光合作用与木质部生长之间的“时间差”随温度升高显著拉大。

  研究团队进一步开展模型分析表明,木质部生长除了需要春季积温,还必须经过冬季足够的低温积累,即“冷激”来打破休眠;冬季升温使冷激不足,树木只能“等待”更多热量,导致生长启动滞后,而光合作用几乎不受冷激限制,从而加剧了这种“步调不一致”的现象。

  其中更为关键的是,年木材增量只与木质部生长季长度相关,与光合季节长短无关,这也意味着,森林中即便叶片多“工作”一个月,只要木质部停止生长,碳也无法转化为木材。(完)

【编辑:陈海峰】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RiRHsLHd"></kbd><del id="YEdMk"></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cj3D4F"></b>
  • 卢范经的专栏作者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将于2月13日至14日举行,亮点抢先看
  •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查看更多

《骚射》

发布时间:2025-11-22 07:30:29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_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免费视频_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_一级特黄视频_秀婷程仪公欲息肉婷在线观看_亚洲不卡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国产一级做a爰片在线看免费 来自湖南

央行发布金控公司关联交易新规防范利益输送、风险传染和监管套利承担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管理对整个生产系统所产生的影响远大于组装加工普通商品。随着材料、工艺、软件、设备及关键技术难题被一一攻克,大尺寸高效率工业级铸造3D打印设备正式出炉。新华网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充分发挥“科技+传媒+产业”优势,联合300多家溯源中国产业生态矩阵伙伴,共同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的行动,即新华网溯源中国“种子计划”。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8077067
举报
热点推荐
  • 【高端访谈】碳排放权交易参与方日趋多元推动碳市场高质量发展——专访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执行总经理黄达飞

    2025-11-22 07:30:29

  • 中国救援队在土耳其继续开展救援行动从废墟找到两名遇难者遗体

    2025-11-22 07:30:29

  • 省能源局发布《二○二二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竞争性配置工作方案》

    2025-11-22 07:30:29

  • �

    2025-11-22 07:30:29

  • 辽宁科技学院沈阳通勤班车租赁服务项目成交公告

    2025-11-22 07:30:29

  • 世卫组织:全球23个国家正经历霍乱疫情

    2025-11-22 07:30:29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