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上个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上宣布的损失和损害基金的资金和机制、该基金与《巴黎协定》中气候融资承诺的关系以及国际金融机构在为气候和其他全球公共产品融资中的角色,仍存在重大问题。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11月17日,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显刚受贿、贪污案。
法院对被告人李显刚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李显刚受贿所得及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贪污所得依法返还被害单位。
公开资料显示,李显刚生于1963年2月,湖北汉川人。2024年3月,官方通报其任上被查。同年9月,官方通报其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经审理查明,2006年至2024年,被告人李显刚利用担任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市长、市委书记,黑龙江省政府秘书长,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企业经营、职务提拔、案件处理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直接或通过他人非法收受上述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17亿余元。2009年4月、2012年4月,李显刚分别利用担任双鸭山市市长、市委书记职务上的便利,通过高价出售、低价购买房产的手段,侵吞公共财物共计168万余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显刚的行为构成受贿罪、贪污罪。李显刚受贿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贪污数额巨大,均应依法惩处。鉴于李显刚到案后如实供述罪行,主动交代办案机关尚未掌握的贪污事实和部分受贿事实,所犯贪污罪构成自首,认罪悔罪,积极退赃,赃款赃物已全部追缴,具有法定、酌定从宽处罚情节,依法可对其从轻处罚。法庭遂作出上述判决。
据悉,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今年5月22日公开开庭审理了该案,李显刚当庭认罪悔罪。
今年5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其中披露,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某某要求私营企业主将其公司办公场所改造成私人会所,“直至被留置前一晚仍在该会所大吃大喝”。(完) 【编辑:张子怡】
” 开局之年,破题、解题,头绪纷繁。。
- 今日热点
- 埃及学者:广东折射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
- 智慧赋能让十四运会更精彩
-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安徽太和:多彩产业勾勒乡村振兴新画卷
- 中国救援队在土耳其地震重灾区哈塔伊开展救援工作
- 海南龙江:元宵“赛”花灯手艺不愁传
- 日本千叶县一景点水面因形成心形图案大受欢迎 宛如“吉卜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