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 “十四五” 生态答卷:从 “盼蓝天” 到 “享生态” 的幸福蝶变

  中新网银川11月18日电 (记者 李佩珊)“以前冬春季很少开窗,现在每天都能晒到通透的阳光,清晨到典农河散步,河水清澈见底,草木清香沁人心脾。”家住宁夏银川市金凤区的市民张欣近日发出的感慨,正是银川市“十四五”生态蝶变的生动注脚。

市民在银川市海宝公园内与红嘴鸥互动。 中新网记者 杨迪 摄

  “十四五”以来,银川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超常力度推进污染防治攻坚,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成为城市标配。

  据悉,银川持续加强水生态治理,实施滨河水系截污净化湿地扩整连通、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重点工程,完成5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17座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及以上排放标准,城市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凭借扎实成效,银川入选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同时,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建成投用,让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达到100%,清水入家的甘甜让市民倍感安心。

  大气污染治理同样成效显著。五年来,银川累计投入87.6亿元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和清洁取暖改造,拆除111台燃煤锅炉,让11.7万户家庭告别“烟熏火燎”。通过源头管控、精准治污,银川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今年截至10月31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58天,PM2.5浓度同比下降15.1%。如今,朋友圈里晒蓝天、晒晚霞,已成银川市民最惬意的日常。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栖息地,银川“十四五”期间持续加大湿地保护力度,鸟类“朋友圈”不断扩容,现有鸟类超过240种,苍鹭、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从“稀客”变“常客”。

  生态改善的红利更从城市延伸至乡村。银川市许多乡村都建起了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分类点整洁规范,休闲步道沿着村边池塘延伸。目前,银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79.4%,位列宁夏第一。

  与此同时,作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银川市已打造151个涵盖“无废医院”“无废乡村”等场景的“无废细胞”,危险废物处置率、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保持100%,灵武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更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从典农河的波光粼粼到黄河岸边的飞鸟翔集,从城市的蓝天净土到乡村的清新空气,银川市的生态蝶变触手可及,走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新路。银川市民也亲历着从“盼蓝天”到“享蓝天”、从“避污水”到“戏清水”的转变,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完)

【编辑:于晓艳】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YMKikwJ"></kbd><del id="FmHT3gIH"></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tPUlj"></b>
  • 全球连线解决难题·倾听民意·带领中国发展——日本立宪民主党前副党首、日中友好议员联盟干事长近藤昭一眼中的百年中共
  • �
  • 重庆:如何强村富民促增收
查看更多

《淑容第四次上船》

发布时间:2025-11-20 09:28:15 麻豆蜜桃倩女幽魂 来自湖南

儿童定制家居背后还有更多待开拓市场以在去年全面取消限购、近期新增“认贷不认房”政策的佛山为例,其1月成交明显大跌。一位华人姑娘告诉我,家里小楼坍塌时,手机都来不及拿,人就往外跑。(本报记者邵玉姿、徐靖、王伟健、苏滨、郝迎灿、郑洋洋参与采写)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7157920
举报
热点推荐
  • 国网吉林供电公司:“融合式联建工程”催生党建工作价值

    2025-11-20 09:28:15

  • 【四季的味道】微缩“榫卯”指尖上的非遗传承

    2025-11-20 09:28:15

  •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5-11-20 09:28:15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nbsp;主题教育进行时:广东广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浙江德清

    2025-11-20 09:28:15

  • 南岸区:“三个强化”确保校外培训治理不松懈

    2025-11-20 09:28:15

  • 贵州各地基层党组织引领推动产业兴农民富

    2025-11-20 09:28:15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