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原稀缺的贵州,杨昌文的家乡榕江县车江乡(该乡现已拆分为两个行政区域——记者注)是个例外。
中新社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 刘亮)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养老服务问题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记者26日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近期出台文件,将加快推动解决养老服务标准缺失和滞后等问题。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民政部当天联合召开《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南》)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两部门近期共同印发的《标准指南》有关情况。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张军在会上介绍,此次修订的《标准指南》,一方面是为加快适应养老服务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快速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加快推动解决标准缺失、滞后,标准供给结构不平衡不充分以及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扎实推进全国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相较于2017版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指南,本次修订由2017版的三个子体系(通用基础、服务提供、支撑保障)调整为四个(通用基础、服务提供、服务保障、服务管理)。其中,新增的服务管理标准体系,主要用于规范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出入院、标准体系建设、纠纷处理、服务质量监测、服务机构评价、信用管理、服务安全风险防范、老年人权益保障等方面内容。
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联合民政部等相关部门,通过标准化手段促进老年人产品和服务提质、培优、增效。除了前述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之外,还重点从适老化改造和老年用品两个角度发挥标准的引领支撑作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在会上透露,未来将继续强化老年用品和服务标准的统筹,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可感可及的康复辅助器具、纺织服装、家居家电、公共设施、智能产品、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快适老标准研制,为广大民众安享幸福晚年提供助力。(完) 【编辑:李润泽】
从抓好农资跨区域调剂调运,畅通农资运输通道,加强供应保障,支持农民备种备肥,到开展线上线下农业技术培训,组织做好农机检修和跨区机耕机播,畅通农业资金补贴“绿色通道”,调动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再到派出11个专家指导组分赴河北、江西等小麦和油菜主产区,推动防灾减灾和春季田管关键措施落实落地……各地区各部门多措并举,抓实各项保障措施,为各地春耕备耕“保驾护航”,确保春耕备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 今日热点
- 跨境学生分阶段恢复面授课 中学生率先回港上课
- 海澜之家周立宸:持续升级国民品牌 “接力”服务美好生活
- 双语汇饥馑石重见天日
- 市民热衷购买“网红盐” 专家提醒:食用健康最重要
- 【青年问答】快来!一起认识你不知道的黄山
- 夯实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