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某一章节时,我的思路不是很清晰,ChatGPT也给了我一套谋篇布局的方法。
中新网南宁11月27日电 (姚北方)广西推动河湖治理从“治水”迈向“智水”,交出亮眼成绩单:今年前三季度,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排名前十中,广西独占七席,柳州市更是摘得全国桂冠;2024年度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广西获评优秀等次,位列全国第三。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党组成员、自治区河长制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谭德伦26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相关情况。
据介绍,科技正成为广西河湖治理的核心引擎。广西积极开发防洪大模型,融合人工智能、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实现对7条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重点河流、342个洲岛地物的动态监测与智能巡查。通过科学调度水工程,累计拦蓄洪量134.7亿立方米,减少受灾人口466.23万人。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同样闪耀科技之光。广西集成推广绿色高效施肥模式,在玉米种植中应用“种肥同播+缓控释肥+无人机追肥”,水稻产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侧深施肥+缓控释肥”,果园管理则采用“有机肥+配方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大幅提升肥料利用率。同时,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2024年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提高至56.37%,实现农药减量控害。
据悉,在监管体系方面,广西也实现智慧升级。广西构建水生态环境管理大数据平台,整合水质自动站、排污口、水文站等核心数据,创新建立“未来3天水质预测+日超标即时提醒+月超标分级预警”机制,形成“天—空—地”立体监管网络,推动水环境管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警。
截至目前,广西已建成457段(个)幸福河湖,呈现“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的生动景象,河湖长制成效真正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生态福祉。
谭德伦表示,广西将继续凝心聚力推进治水、管水、兴水、护水工作,打造更多彰显壮风桂韵的幸福河湖,为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建设注入新动能。(完)
【编辑:于晓艳】开幕仪式结束后,残疾人朋友们体验了旱地冰壶、雪地摩托、雪圈滑梯、单双人冰车等冰雪项目。。
- 今日热点
- 中巴经济走廊再添新动能新疆至伊斯兰堡航线成功复航
- 金凯生科:注重新技术与新产业融合,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实力
- 京秦高速实现全线贯通中国建筑参与投资建设运营
- “刘培强”火,“高启强”狂,赚钱还得看“光头强”
- 边看直播边点餐抖音能否“搅动”外卖格局?
- 从地方两会看重大项目投资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