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谈王涵江咆哮机场的行径。
中新网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衡付广11月28日透露,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500万件的国家,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
与此同时,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6.87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提升到13.04%;全球前5000个品牌中,中国品牌价值达1.8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直接产值接近9700亿元人民币,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国家知识产权局当天下午在北京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衡付广作整体情况介绍时透露了上述信息。
他说,五年来,全国知识产权系统通过加强知识产权顶层设计、深化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服务、统筹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竞争,有力推动中国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
其中,知识产权运用和服务方面,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成功推动一批专利实现产业化,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上线运行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各类业务“一网通办”;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达到483家,实现省级层面全覆盖;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分别共建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加大涉外等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培养力度。
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方面,成功举办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五十周年纪念活动和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推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功缔结两项国际条约,“四边联动、协调推进”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新格局加快形成。着力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体系,切实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衡付广表示,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成就也得到国际组织的高度认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排名提升至第10位,首次跻身全球前十,拥有的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数量达到24个,连续3年位居各国之首,其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首次登顶全球首位。(完)
【编辑:李润泽】近年来中国在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聚集了一批高水平外资研发中心,推动中国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
- 今日热点
- 中国移动香港5G客户规模突破100万
- 教育部、中科院联合启动特色研修班 加强青少年科创人才培养
- 推进隧道掘进机技术自立自强(我们的新时代)
- 韩国电信公司在首尔展示5G全息影像通话技术
- 人民网三评“振兴中国男足”之二:青训是基础,不动摇!
- 云海翻滚逐霞光 “仙气”十足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