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民企信用支撑,上交所推进CDS储架发行及民企CDX试点落地,创设民企信用保护工具亿元,支持民企融资157亿元。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张素)被告人刘某受贿1.5亿余元(人民币,下同),利用影响力受贿3700万余元,造成巨额贷款无法收回。被告人吴某系某国有出资银行行长,触犯多个罪名。两案被告人均被依法判处死缓,终身监禁。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8日联合发布依法惩治金融领域职务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刘某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案”“吴某受贿、挪用公款、违法发放贷款、违规出具金融票证案”彰显司法机关依法从严惩治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的鲜明立场。
近年来,各地法院、检察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巩固从严整治金融领域腐败犯罪的成果。本批案例既有金融监管领域腐败案件,也有银行、信托等领域职务犯罪案件。
这批案例特点还在于司法机关精准惩治新型隐性腐败。如在“黄某受贿案”中,被告人以加入某公司获取“劳动报酬”的方式收受贿赂,是新型受贿政商“旋转门”的典型表现形式。“李某、徐某受贿案”中,被告人在未实际出资的情况下,与请托人“合作经营”公司,以分配利润的方式收受贿赂,是隐性腐败的典型表现形式。
有评论称,司法机关穿透新型隐性腐败的“面纱”,依法对被告人判处刑罚,让新型腐败不“新”、隐性腐败难“隐”,精准有力予以惩处。
“两高”发布案例时更明确,各级法院、检察院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犯罪的高压态势,加大对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的惩治力度,强化系统施治、标本兼治,在铲除金融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完) 【编辑:于晓】
“从项目施工进度,到物资、设备进场情况,再到项目部几百人的生活起居,每天都要在脑海里过一遍。。
- 今日热点
- 福建省召开2023年度全省地震系统工作会议
- 热解读丨从总书记阐述的这个“不等式”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 百度、阿里、字节、腾讯等巨头齐聚中国版ChatGPT争夺战打响谁能最终胜出?
- 内蒙古发挥试点项目牵引作用聚合力量构建全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 《我和我的新时代》重点纪录片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