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你懂的晚上睡不着正能量 全书目录:第一部分:这个世界还好吗陈丹青:中国人太能干反而该少做事傅佩荣:我们为什么要活着麦家:国家是个人命运的一部分杨丽萍:现代人不清楚自己的文化属性第二部分:黄金时代的黑洞野夫:伟大的作家无法不书写黑暗齐邦媛:文学不能重建城邦,但能安慰人苏童:我们仍然在人性的黑洞里探索马原:诺贝尔文学奖早已不了解世界第三部分:柔软让你倾听整个世界严歌苓:每个作家都要有同情的耳朵池莉:我天生就是雌雄同体的作家翟永明:诗歌在世俗层面完全没用蒋方舟:我不是女性知识分子第四部分:在身体和心灵的孤岛上阿来:变成了外来者的形容词梁鸿:农民在城里找不到归属感张大春:眷村已成为政治符号,不值得缅怀廖信忠:台湾人没有优越感第五部分:一颗不肯媚俗的心白先勇:我是个作家,迫不得已救昆曲孟京辉:中国戏剧缺少胡玩胡闹的胸怀姚谦:唱片死了,音乐还活着陈坤:我不愿享受被人谈论的娱乐价值摄
中新社石家庄7月8日电 (记者 陈林)河北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8日发布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无党派代表人士、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孙大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7月7日18时14分在石家庄逝世,享年88岁。
孙大业1937年7月生于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温州,是中国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一生潜心科研,长期从事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创建了河北师范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编撰了中国国内第一部《细胞信号转导》教材,为中国细胞信号转导领域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孙大业先生豁达谦逊、待人宽厚、淡泊名利,深受国内外同行敬重和爱戴。许多民众在此条消息下留言缅怀。有网友留言说,“您的和蔼可亲和学术造诣永远是学生一生的指导。”还有网友写道,“先生的崇高风范、处世品格、治学精神都将激励我们前行!先生一路走好!”(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