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研发智能手机控制可吞服胶囊 实现猪肠道细菌双向通信

  中新网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研究团队最新合作研发出一种可由智能手机控制的可吞服胶囊,能实现和控制与猪肠道中工程化细菌的双向通信。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研究可为结肠炎等疾病的新诊断和治疗策略奠定基础。

  由天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所高校团队合作完成的这一微生物学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7月28日夜间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微生物学》上线发表。

本项研究成果相关示意图。研究团队 供图

  研究团队介绍说,肠道微生物已知能影响健康,但还不清楚人们能否调控它们。细菌(如大肠杆菌)可经工程化改造在动物体内定点递送药物,但它们一旦进入体内,就很难与之通信或控制其行为。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天津大学王汉杰教授和刘夺副研究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杜涛峰副教授及他们的同事一起,通过改造大肠杆菌,使之能够与可吞服的智能胶囊用光信号通信。研究团队利用一个与胶囊通过蓝牙连接的智能手机APP,成功观察和控制了这种通信。

  作为概念验证,研究团队为3只诱发结肠炎的猪通过吞服的方式摄入改造后的大肠杆菌,这些细菌在检测到硝酸盐(结肠炎标志物)时会发光。智能胶囊内置了定制印刷电路板,由3节纽扣电池供电,被猪摄入后检测到这些光信号,就会将信号传送到手机应用程序。通过应用程序,研究团队指令胶囊闪烁LED发光,这会激活大肠杆菌的光敏遗传回路,触发抗炎抗体的分泌,从而缓解结肠炎。

  研究团队总结认为,他们研发的这一技术,通过提升对活体动物体内工程化改造细菌的行为的控制,有望加强基于微生物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未来进一步优化该技术系统,使其支持多轮通讯和临床测试,将有望应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完)

【编辑:刘欢】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6nAuK"></kbd><del id="oRDMQR2"></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2cqx5R"></b>
  • 九位大咖做客新华网第十三届“纵论天下”国际问题研讨会(组图)
  • 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街道:“乐山模式”跑出新时期社区精细化治理加速度
  • 厚植农业产业发展沃土&nbsp;把“好丰景”印在农民的笑脸上
查看更多

《农村妇女小便毛茸茸》

发布时间:2025-07-29 20:28:22 抖阴成年 来自湖南

济南侨界人才工作座谈会召开去年,孙正义曾公开表示将进行“自我检讨”。一方面,要保障农资正常供应,稳定农资价格,坚持并完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种粮农民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保障农业生产有钱可赚。股市、汇市等中国资产几乎全线飙涨。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2546142
举报
热点推荐
  • 重庆市荣昌区:非公党务工作者协会助力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发展

    2025-07-29 20:28:22

  • 李克强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以更大力度改革开放促发展惠民生

    2025-07-29 20:28:22

  • 新的赶考之路上的郑重宣示

    2025-07-29 20:28:22

  • 康师傅亮相联合国高端峰会“中国绿”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增添亮色

    2025-07-29 20:28:22

  • 西安莲湖:法治政府建设跑出为民服务加速度

    2025-07-29 20:28:22

  • 大运河畔上演七夕主题文艺演出展现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风貌

    2025-07-29 20:28:22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