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2 10:10:10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刘天霖

参考消息网2025-08-02号报道

  中新社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所)科研人员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在太平洋西北部最深9533米处的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为生命在极端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新见解。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项揭秘深海生存之道的重要生态学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研究员彭晓彤领衔的国际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北京时间30日夜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线发表。

  研究团队介绍说,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体,需要适应并以不同方式获取能量。基于化学合成的种群从化学反应而不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中获得能量。这类种群发现于深海流体活动区域,那里的海底会渗出硫化氢和甲烷这类化学物质。海斗深渊是最深海洋的一部分,但其绝大部分仍未被探索。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一次载人深潜的科考任务,发现化学合成生命在海斗深渊繁荣生长。该任务的覆盖长度为沿太平洋西北部千岛-堪察加和阿留申海沟逾2500千米,覆盖深度从5800米到9533米。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次在海斗深渊发现的种群主要为管状蠕虫以及双壳类软体动物,这些动物利用构造板块断层渗出的硫化氢和甲烷合成有机质。进一步分析显示,断层渗出的甲烷产自沉积物中发现的有机质的微生物过程。

  研究团队总结认为,这类深海种群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普遍,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挑战了深渊生态系统主要依靠从海洋表层沉降的有机颗粒和动物残骸维持的传统观点。(完)

【编辑:张子怡】

凡注明“来源:百度新闻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更多新闻

广泛汇聚团结奋斗的正能量(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麻豆传煤网站入口免费进入在线观看2025-08-02

意风区钟书阁8月亮相

不见星空汉服在线播放2025-08-02

进博会8大亮点抢“鲜”看

水果视频黄色2025-08-02

习近平牵挂的“小苹果” 挑起农业现代化“金扁担”

欧美日韩精品视频高清视频区二区三区2025-08-02

能文能武!福建体育健儿这场元宵晚会氛围感拉满

麻豆床传媒网站入口在线观看172025-08-02

首页国新视频追梦新时代

抖阴兑换码2025-08-02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以及联合国2758号决议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2025-08-02

多地迎来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

在线资源AV中文版2025-08-02

大脑训练是提高体育成绩的关键?(5)

欧美l,a级日妣黄色视频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