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WIFI的重要用途是给出门上网的人用。
中新社乌鲁木齐7月16日电 (记者 李纯)“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16日迎来第二个比赛日。实战氛围浓厚是当天多个竞赛课目的共同点,给比赛“上难度”。
跳进运兵车,从车窗探出枪口,中国海军参赛选手夏鸿成瞄准了一百多米外的公交车,等待劫持人质的“歹徒”出现在瞄准镜里的那一瞬。在“解救人质精准狙击”课目中,目标头靶会在公交车的4个车窗中随机出现,每次仅现身3秒,战机可谓稍纵即逝。
“这个竞赛课目是模拟在公共交通工具遭到劫持的情况下,狙击手进行快速反应,迅速判明情况,实施精准打击。”一号竞赛区主裁判郑贵告诉记者,精准狙击、解救人质,该项竞赛课目的设置具有很强的实战意义。
借鉴实战案例、增强实战性是本届竞赛的一大特点。每个课目都带有实战背景,借鉴了近年来武警部队成功处置的实战案例经验、近些年全球发生的恐怖事件应对之策以及各种特战比武中的国际惯例等。
在赛场另一端的湖边,各国参赛队员们趴在摇晃的冲锋舟上,瞄准湖中心的船形靶标,在风浪略微稳定的瞬间扣动扳机。这个名为“搭乘舟艇水上狙击”的课目首创于上一届“锋刃”竞赛,在本届赛事中的难度也有所增加。
“这个课目是以往赛事课目的‘继承和升级版’。”三号竞赛区主裁判王帅龙介绍说,该课目贴合实战场景,射击阵地从岸上的荡板转换为水面实体舟艇,射击目标也从单一靶架升级为船形靶标,并布设了多个目标点位。“狭小的空间加上船艇晃动,给选手们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跳出小艇,突尼斯参赛选手苏费恩·拉比迪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竞赛课目,是一次对狙击手注意力很好的锻炼。他很喜欢本届“锋刃”竞赛的课目设置。
爆炸声掩护射击,无人机协同作战,解救被劫持人质,控守城市要点,水上狙击作战……多个狙击作战的经典场景在本届比赛中轮番“上演”。从靶标上的“劫匪”形象,到对子弹、用时的限制,各处细节都能透露出“锋刃”竞赛对贴近实战的追求。
郑贵介绍说,选择这些场景构设竞赛内容,贴近目前国内外狙击手作战的实际需要。本届“锋刃”竞赛设置了多个典型狙击场景,是对参赛射手技术、智力、心理的全方位考验,对全面提高狙击手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完) 【编辑:惠小东】
“中国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将坚定外商对华投资的决心。。
- 今日热点
-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这样深入阐述
- 实施“三大三强战略” 谱写闽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福建频道--人民网
- 在机能风中开启未来旅程
- 井盐与诺邓村文章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世界看点:金融服务“不打烊” 兴业银行天津分行暖心服务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