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领衔揭秘深海生存之道:化学反应取代光合作用

  中新社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所)科研人员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在太平洋西北部最深9533米处的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为生命在极端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新见解。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项揭秘深海生存之道的重要生态学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研究员彭晓彤领衔的国际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北京时间30日夜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线发表。

  研究团队介绍说,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体,需要适应并以不同方式获取能量。基于化学合成的种群从化学反应而不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中获得能量。这类种群发现于深海流体活动区域,那里的海底会渗出硫化氢和甲烷这类化学物质。海斗深渊是最深海洋的一部分,但其绝大部分仍未被探索。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一次载人深潜的科考任务,发现化学合成生命在海斗深渊繁荣生长。该任务的覆盖长度为沿太平洋西北部千岛-堪察加和阿留申海沟逾2500千米,覆盖深度从5800米到9533米。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次在海斗深渊发现的种群主要为管状蠕虫以及双壳类软体动物,这些动物利用构造板块断层渗出的硫化氢和甲烷合成有机质。进一步分析显示,断层渗出的甲烷产自沉积物中发现的有机质的微生物过程。

  研究团队总结认为,这类深海种群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普遍,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挑战了深渊生态系统主要依靠从海洋表层沉降的有机颗粒和动物残骸维持的传统观点。(完)

【编辑:张子怡】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GBdls"></kbd><del id="VCVyTI"></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tTMVW"></b>
  • 叶县:紧盯春节“黄金档”招商引资“不打烊”
  • 小小屏幕,汇聚运动热情(体坛观澜)
  • 首届“艺文香港”交流展示会开幕
查看更多

《欧美国产91》

发布时间:2025-08-02 00:15:40 丝袜精品三区四区五区 来自湖南

全球热点评!压岁钱适合买什么保险?ChatGPT和业界看法竟然一致保险代理人会被AI完美替代吗?正如近年来所表明的那样,这些意想不到的事件或影响能够击碎预测、时代和国际政治战略。《预期结果:如何利用负责任的创新建立市场龙头企业》作者:赫曼特·塔内贾凯文·梅尼对许多企业来说,社会责任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致力于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8191745
举报
热点推荐
  • 生态城发布“秒批秒办”清单8个办理事项“申请即办结”

    2025-08-02 00:15:40

  • 新华访谈丨廖斌:践行责任与担当西南医科大学推进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

    2025-08-02 00:15:40

  • 黔西视窗--贵州频道--人民网

    2025-08-02 00:15:40

  • 上海出入境管理部门调整办证预约时限,动态扩增预约额度

    2025-08-02 00:15:40

  • 北京:水鸟翔集见证河湖湿地环境向好

    2025-08-02 00:15:40

  • 品牌强农产业振兴丨沈阳发展畜牧产业以品牌引领促乡村振兴

    2025-08-02 00:15:40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