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将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中新社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29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该中心微波遥感重点实验室雷洋研究员带领团队最近在国际上首次利用星载L波段双站单极化、单基线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实现森林三维垂直剖面、林下地形、树高等多个森林垂直结构信息的同步反演,可为森林碳储量估计、森林资源变化监测等提供新方法。
这一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重要应用的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联合多个机构共同完成,相关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环境遥感》发表。
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雷洋研究员介绍说,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以中国海南岛的热带雨林为研究区域,重点聚焦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他们借助中国陆探1号卫星任务所获取的星载L波段双站雷达干涉数据,采用小视数干涉相位高度直方图方法来获取森林垂直结构剖面。测量得到的小视数干涉相位高度直方图与激光雷达波形高度吻合,均捕捉到森林垂直结构剖面的相似特征。
在数字地形模型估计方面,研究团队开发出利用充足的星载激光雷达样本、利用有限的星载激光雷达样本两种地形估计策略。随后,他们利用类似从激光雷达波形导出高度指标的方法,直接从小视数干涉相位高度直方图反演得到森林高度,最终生成覆盖中国海南岛整个热带雨林地区、总面积达2.74万平方公里的大规模林下地形和森林高度分布图。
经过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验证,新方法对于高度在45米的热带森林,其高度估计精度约为5米,相对误差在10%-15%之间,结果均符合中国地形测绘的行业应用标准。
雷洋表示,相比多极化、多基线星载或机载观测方案,此次研究获得的新方法可为全球森林监测提供成本效益高的替代方案。该研究为结合国产星载L波段双站雷达干涉数据的升降轨观测,进行大规模森林三维垂直结构剖面、高度指标、生物量、林下地形以及这些森林参数变化的全面测绘开辟了新的道路,对森林碳储量估计、森林资源变化监测、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完) 【编辑:刘阳禾】
1923年被国民党本部委任为国民党巴黎分部筹备员、国民党驻欧支部特派员和代理执行部长等职,主持国民党驻欧支部的工作。。
- 今日热点
- 多地采纳群众建言优化工作 让核酸检测更便民
- 昨日穿短袖,今天披冬衣 专家告诉你为何北方季节转换总是如此之快
- 文明之美看东方丨西安城墙:守护历史 见证今朝
- 全方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 《杭州全书》推介:西湖一勺水——杭州西湖水井地图考略
- 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