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到加快健全中小企业法规政策体系、加大纾困帮扶力度,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政策,提振信心。
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推动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城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
面对这些重大命题,在时隔十年再次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答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我们这个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民城市理念,强调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大江南北,考察城市发展现状,揭示城市发展规律,阐明城市战略定位,指明城市治理路径。
城市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不是靠归大堆、摊大饼,要看内涵式发展”;
旧城改造,不要搞大拆大建。“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城市更新,“面子”和“里子”一样重要。既要城市的光鲜面貌,也要着眼于便民、利民、安民的生活改善体验;
城市发展,不仅要“见物”,更要“见人”。总书记指出“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强调建设好管理好一座城市“要把菜篮子、人居环境、城市空间等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切实抓好”;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一座“会思考”的智慧城市才能让百姓生活得更安全、更美好。
在总书记心中,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是重要评判标准。
新时代新征程上,一座座城市正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把人民需要、人民诉求、人民满意深度嵌入城市治理体系。
总监制|闫帅南 王姗姗
监制|马丽君
编导|赵言言
编辑|尹杰 石楷文 王帅天 吴菲菲 樊振泽 白云飞 王萧宇 毛卉
【编辑:王琴】原标题:保费高维修贵谁来为新能源车用户“减负” 2022年,面对全球范围内的多种不确定因素,中国汽车产业仍在逆境下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 今日热点
- 这门课,习近平特别重视
- 穿梭多城模式重启,大湾区“硅谷”群从0到1
- 东方网—守正创新奋发笃行兴业银行上海分行2022年经营发展纪实
- 七部门出手!规范明星广告代言活动
- 2022年西藏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726.5亿元
- 【冬天里的世界杯】当卡塞米罗出现在对手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