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发现长江流域最早的炼锡遗物

  中新社湖北赤壁7月22日电 (记者 梁婷)中国南方早期锡业学术研讨会22日在湖北赤壁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赤壁大湖咀遗址发现的熔炼锡渣,是目前长江流域最早的炼锡遗物。该发现对认识周代南方的“金道锡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会议由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指导,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赤壁市文化和旅游局、赤壁市博物馆承办,专家学者探讨了商周秦汉时期南方地区锡产地、铅锡冶炼技术、锡资源流通机制。

  锡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是铸造青铜必需的物质,在青铜文明中扮演关键角色。在丝绸之路、万里茶道前,中国青铜时代有一条“铜锡之路”,铜、锡这条古老铜路被称为“金道锡行”。

  2022年湖北赤壁新发现大湖咀遗址,初步判断为长江以南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周代前期城址。经过持续3年的主动性考古工作,在城址年代、城市功能分区上发现诸多遗迹和遗物证据,特别是发现了青铜冶铸遗存中包含丰富的纯锡物料和炼锡遗物。

湖北赤壁大湖咀遗址出土的锡扁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赤壁大湖咀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凡国栋介绍,遗址出土的锡扁壶,年代约为春秋早中期,使用便携手持光谱仪,对其合金成分中锡含量进行测量,发现纯度高达92.7%,在同时期极为罕见,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铸造工艺具有重要价值。此外,该遗址还出土了纯度100%的金属锡丝。

  凡国栋介绍,锡在中国境内分布不均衡,长江以南地区丰富的锡矿资源不断吸引夏商周广域王权国家向南探索,逐渐将长江流域乃至珠江流域纳入中原文明之中。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表示,赤壁大湖咀遗址炼锡遗存的发现,江西铜岭、九江荞麦岭和湖北大冶铜绿山矿冶遗址的持续考古,揭示了商周时期存在长江中游与中原地区“金道锡行”的资源流通路线和长江、黄河文明的交融。(完)

【编辑:陈海峰】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j56bWX"></kbd><del id="J3dbORz"></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sdvF1"></b>
  • 大连海事大学:坚持“五个聚焦”&nbsp;建设世界一流海事大学
  • 台当局新行政团队被批“只是换个门面”:将令台湾原地踏步
  • 通讯:惩罚人民的西方制裁必须取消——叙利亚地震灾区民众的控诉
查看更多

《日本三叶草研究所红杏》

发布时间:2025-07-23 09:30:55 igao免费在线 来自湖南

西藏札达:地质人文景观引游客(图)他们当中既有初次献血的入伍新兵,也有多次献血的干部骨干。1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2023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推出首批涵盖六大方面一共17条便民办税缴费举措,连续第10年开展的“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正式拉开序幕。恐怕只是一个没有思想内容的视觉美感的虚晃一枪。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7834648
举报
热点推荐
  • 战鹰与天空的适配度,满分!

    2025-07-23 09:30:55

  • 通讯:“比我想象得还要舒适!”——巴铁朋友坐上中国先进列车

    2025-07-23 09:30:55

  • 中建四局一公司广州分公司:“红色基因&nbsp;番号传承”&nbsp;探索基层党建新模式

    2025-07-23 09:30:55

  • 推动经济稳步回升提早谋划春耕备耕——节后开工首日国常会释放稳经济积极信号

    2025-07-23 09:30:55

  • 日报:中国送餐机器人加速走向海外(2)

    2025-07-23 09:30:55

  • 重温习近平的“红色足迹”&nbsp;这些话深入人心

    2025-07-23 09:30:55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