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领衔揭秘深海生存之道:化学反应取代光合作用

  中新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终年不见阳光的海洋深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的生命体如何获得能量?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所)科研人员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最新在太平洋西北部最深9533米处的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为生命在极端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新见解。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 供图

  这项揭秘深海生存之道的重要生态学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研究员彭晓彤领衔的国际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北京时间7月30日夜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线发表。

  研究团队介绍说,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体,需要适应并以不同方式获取能量。基于化学合成的种群从化学反应而不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中获得能量。这类种群发现于深海流体活动区域,那里的海底会渗出硫化氢和甲烷这类化学物质。海斗深渊是最深海洋的一部分,但其绝大部分仍未被探索。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拍摄的图片。研究团队 供图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一次载人深潜的科考任务,发现化学合成生命在海斗深渊繁荣生长。该任务的覆盖长度为沿太平洋西北部千岛-堪察加和阿留申海沟逾2500千米,覆盖深度从5800米到9533米。

  这次在海斗深渊发现的种群主要为管状蠕虫以及双壳类软体动物,这些动物利用构造板块断层渗出的硫化氢和甲烷合成有机质。进一步分析显示,断层渗出的甲烷产自沉积物中发现的有机质的微生物过程。

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牵头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已获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执行委员会批准。研究团队 供图

  研究团队总结认为,这类深海种群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普遍,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挑战了深渊生态系统主要依靠从海洋表层沉降的有机颗粒和动物残骸维持的传统观点。(完)

【编辑:刘阳禾】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K8dFOO"></kbd><del id="ciay58L4"></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KvmNxz"></b>
  • 《扫黑风暴》在线观看
  • 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有的放矢)
  •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这样深入阐述
查看更多

《沈樵14作品下载》

发布时间:2025-08-02 04:39:39 娜娜视频传媒 来自湖南

XiJinpingIwillfullycommittothepeopleandneverfailthem第二,强化知识产权源头保护。在江苏苏州,一场别开生面的招聘会正在举行。”中国向有需要国家援助的新冠疫苗近期陆续抵达各地。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8134716
举报
热点推荐
  • 法国队大危机!金球先生本泽马大腿肌肉受伤,退出世界杯

    2025-08-02 04:39:39

  •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燃“红色物业”灯火&nbsp;焕老旧小区“新颜”

    2025-08-02 04:39:39

  • 科普图解|水下考古让失落的水底遗珍重见光明

    2025-08-02 04:39:39

  • 如何“深化改革”,习近平再访三明这样“解题”

    2025-08-02 04:39:39

  • 各地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nbsp;廉洁教育出新“走心”

    2025-08-02 04:39:39

  • 酷暑当前韩国盘浦大桥开喷泉助民众降温

    2025-08-02 04:39:39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