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领衔揭秘深海生存之道:化学反应取代光合作用

  中新社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所)科研人员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在太平洋西北部最深9533米处的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为生命在极端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新见解。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项揭秘深海生存之道的重要生态学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研究员彭晓彤领衔的国际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北京时间30日夜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线发表。

  研究团队介绍说,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体,需要适应并以不同方式获取能量。基于化学合成的种群从化学反应而不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中获得能量。这类种群发现于深海流体活动区域,那里的海底会渗出硫化氢和甲烷这类化学物质。海斗深渊是最深海洋的一部分,但其绝大部分仍未被探索。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一次载人深潜的科考任务,发现化学合成生命在海斗深渊繁荣生长。该任务的覆盖长度为沿太平洋西北部千岛-堪察加和阿留申海沟逾2500千米,覆盖深度从5800米到9533米。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次在海斗深渊发现的种群主要为管状蠕虫以及双壳类软体动物,这些动物利用构造板块断层渗出的硫化氢和甲烷合成有机质。进一步分析显示,断层渗出的甲烷产自沉积物中发现的有机质的微生物过程。

  研究团队总结认为,这类深海种群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普遍,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挑战了深渊生态系统主要依靠从海洋表层沉降的有机颗粒和动物残骸维持的传统观点。(完)

【编辑:张子怡】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BPXss"></kbd><del id="YzIqwqAV"></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ejEDxR"></b>
  • 一座桥带来的山村巨变【6】
  • 年味&nbsp;&nbsp;来一道西北美食,整年都红火
  • 一周四天工作制?这些企业试了试
查看更多

《胸前的两个小兔子又立起来了》

发布时间:2025-08-02 00:07:59 麻豆官网首页免费 来自湖南

人民网记者遍神州—北京2015年是个转折点,以太币推出后,市场开始迅速扩张。广西:2023年定向招录残疾人公务员人数创历史最多1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正式发布,全区共设置4个职位定向招录残疾人,其中自治区级机关招录1个,县区级机关招录3个。7日,云从科技也发布公告,目前经营活动一切正常,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没有发生重大调整,研发成本和销售等情况没有出现大幅波动,内部经营秩序正常。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6103795
举报
热点推荐
  • 贵州江口县坝盘镇挂扣村:“民心党建‘铁三角’+”模式助推乡村治理高质量发展

    2025-08-02 00:07:59

  • 实践暖镜头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用专业知识守护乡村老人身心健康

    2025-08-02 00:07:59

  • 镜观·领航丨弘扬中阿友好精神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2025-08-02 00:07:59

  • 《党建》第2期刊发辽宁省委书记郝鹏同志文章: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2025-08-02 00:07:59

  • 香港各界欢迎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

    2025-08-02 00:07:59

  • 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新史诗

    2025-08-02 00:07:59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