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抓好农资跨区域调剂调运,畅通农资运输通道,加强供应保障,支持农民备种备肥,到开展线上线下农业技术培训,组织做好农机检修和跨区机耕机播,畅通农业资金补贴“绿色通道”,调动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再到派出11个专家指导组分赴河北、江西等小麦和油菜主产区,推动防灾减灾和春季田管关键措施落实落地……各地区各部门多措并举,抓实各项保障措施,为各地春耕备耕“保驾护航”,确保春耕备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中新社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 陈建新)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副教授、边疆与民族研究中心主任肖武29日在北京表示,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西藏人权保障取得巨大进步和发展成就。
中国记协29日举办“新闻茶座”,肖武受邀以“从涉藏白皮书看西藏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为主题,为境内外记者及外国驻华使节介绍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人权事业发展进步情况。
今年3月2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西藏人权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受到海内外高度关注。
肖武表示,人权白皮书不仅是一种政策宣介或成就展示,背后亦彰显着中国政府对保障人权的庄严承诺和自我加压。“白皮书所记载的每一项人权保障成就都需经受各方审视和检验,且从时间维度上看,根据人权保障不可倒退原则,白皮书所记载的人权发展成就应逐步提升,发布白皮书实际上也是对政府的一项考验。”
肖武指出,中国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一个也不能少”的原则,保障西藏各族人民包括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的各项人权。如养老方面,西藏65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文化娱乐等服务。
他表示,中国还注重民主权利和民生权利全面协调发展。以西藏为例,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目前共有四级人大代表42153名,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89.2%;民生方面,截至2019年底,西藏累计实现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2年起,西藏在全国率先实行15年公费教育。
肖武还认为,中国建立了立体式人权保障模式,依托诸如“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等总体发展规划为人权发展谋篇布局,通过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对推动包括西藏等民族地区的人权保障作出明确规定,同时以法治为人权事业提供有力保障。
如何判断人权保障状况好坏?肖武指出,中国将“幸福生活”作为人权保障状况的检验标准,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例如在西藏,采取深埋管道和在水龙头管道中加装电热丝等措施解决当地冬季饮水问题;通信方面,目前西藏全区共建成开通1.95万个5G基站,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量居全国第二。
“把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这才是最大的人权。”他说。(完) 【编辑:付子豪】
然而将乌克兰和美国的利益画等号是错误的。。
- 今日热点
- 杭州亚运会第一次世界转播商大会召开
- 美国移动电信公司遭黑客入侵 泄漏约3700万客户信息
- 以法治温暖呵护“最柔软的群体”
- 孔子博物馆举行山东文物精品展
- 视频插混车还能“混”下去吗?
- 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开展规模空前的实战化联合演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