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领衔揭秘深海生存之道:化学反应取代光合作用

  中新社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所)科研人员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在太平洋西北部最深9533米处的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为生命在极端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新见解。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项揭秘深海生存之道的重要生态学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研究员彭晓彤领衔的国际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北京时间30日夜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线发表。

  研究团队介绍说,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体,需要适应并以不同方式获取能量。基于化学合成的种群从化学反应而不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中获得能量。这类种群发现于深海流体活动区域,那里的海底会渗出硫化氢和甲烷这类化学物质。海斗深渊是最深海洋的一部分,但其绝大部分仍未被探索。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一次载人深潜的科考任务,发现化学合成生命在海斗深渊繁荣生长。该任务的覆盖长度为沿太平洋西北部千岛-堪察加和阿留申海沟逾2500千米,覆盖深度从5800米到9533米。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次在海斗深渊发现的种群主要为管状蠕虫以及双壳类软体动物,这些动物利用构造板块断层渗出的硫化氢和甲烷合成有机质。进一步分析显示,断层渗出的甲烷产自沉积物中发现的有机质的微生物过程。

  研究团队总结认为,这类深海种群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普遍,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挑战了深渊生态系统主要依靠从海洋表层沉降的有机颗粒和动物残骸维持的传统观点。(完)

【编辑:张子怡】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D9Cje"></kbd><del id="uZImkWHJ"></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vguRY"></b>
  • 重点督办引领建议办理成效助推民生实事落地生根
  • 桂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西频道--人民网
  • 日媒:雷诺对日产出资降至15%,出资比例将对等
查看更多

《c死我了》

发布时间:2025-08-01 11:31:56 美女露出稳私软件 来自湖南

【光明艺评】国产影视作品走向世界,要敢于讲好身边真实的故事春节刚过,春寒料峭,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大干景象。”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表示,汕头将努力为会议举办和平台建设提供保障,不断提升会议的学术号召力与影响力。而他们穿梭其中、维系其中的,是对真实生活本身的敬畏,是对传统手工业的传承,是对于某种民俗文化或许含有夸大成分的颂扬。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4652215
举报
热点推荐
  • Z84次列车:为旅客打造温馨的“流动之家”

    2025-08-01 11:31:56

  • 青年创业者罗布:创业之路越走越宽

    2025-08-01 11:31:56

  • 失眠多梦易出汗,枕头里放“2物”,清热祛湿,常闻睡得香

    2025-08-01 11:31:56

  • 报道:这就是信心|这些城市GDP超过万亿

    2025-08-01 11:31:56

  • 人民财评:外贸强韧为经济复苏增长蓄积动力

    2025-08-01 11:31:56

  • 放置修仙录手机版下载

    2025-08-01 11:31:56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