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领衔揭秘深海生存之道:化学反应取代光合作用

  中新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终年不见阳光的海洋深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的生命体如何获得能量?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所)科研人员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最新在太平洋西北部最深9533米处的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为生命在极端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新见解。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 供图

  这项揭秘深海生存之道的重要生态学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研究员彭晓彤领衔的国际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北京时间7月30日夜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线发表。

  研究团队介绍说,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体,需要适应并以不同方式获取能量。基于化学合成的种群从化学反应而不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中获得能量。这类种群发现于深海流体活动区域,那里的海底会渗出硫化氢和甲烷这类化学物质。海斗深渊是最深海洋的一部分,但其绝大部分仍未被探索。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拍摄的图片。研究团队 供图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一次载人深潜的科考任务,发现化学合成生命在海斗深渊繁荣生长。该任务的覆盖长度为沿太平洋西北部千岛-堪察加和阿留申海沟逾2500千米,覆盖深度从5800米到9533米。

  这次在海斗深渊发现的种群主要为管状蠕虫以及双壳类软体动物,这些动物利用构造板块断层渗出的硫化氢和甲烷合成有机质。进一步分析显示,断层渗出的甲烷产自沉积物中发现的有机质的微生物过程。

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牵头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已获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执行委员会批准。研究团队 供图

  研究团队总结认为,这类深海种群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普遍,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挑战了深渊生态系统主要依靠从海洋表层沉降的有机颗粒和动物残骸维持的传统观点。(完)

【编辑:刘阳禾】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79glRU3"></kbd><del id="1oXaGd"></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vre4cV"></b>
  • 中青漫评丨慢火车满载温情向幸福出发
  • 悠然阳城康养胜地--山西频道--人民网
  • 外媒:中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领导者
查看更多

《泡芙视频污在线观看》

发布时间:2025-08-02 00:42:41 禁止18下载 来自湖南

2022人民日报上的河北--河北频道--人民网  “当前,世界经济风险积聚,保护主义逆流横行,但中国始终坚持越发展越开放,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土耳其灾害与应急管理署9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强震已造成该国12873人死亡,另有6万多人受伤。实际上,双边关系的整个架构都被英国方面摧毁了。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4134225
举报
热点推荐
  • 【多措并举确保粮食安全——春耕备耕】不误农时坚决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

    2025-08-02 00:42:41

  • 安欣还是高启强我们该跟谁“共情”?

    2025-08-02 00:42:41

  • 返岗稳就业,抢抓“开门红”

    2025-08-02 00:42:41

  • 长沙县水利局--湖南频道--人民网

    2025-08-02 00:42:41

  • 文化--深圳频道--人民网

    2025-08-02 00:42:41

  • 被控受贿1200余万元安徽省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程金林受审

    2025-08-02 00:42:41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