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领衔揭秘深海生存之道:化学反应取代光合作用

  中新社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所)科研人员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在太平洋西北部最深9533米处的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为生命在极端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新见解。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项揭秘深海生存之道的重要生态学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研究员彭晓彤领衔的国际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北京时间30日夜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线发表。

  研究团队介绍说,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体,需要适应并以不同方式获取能量。基于化学合成的种群从化学反应而不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中获得能量。这类种群发现于深海流体活动区域,那里的海底会渗出硫化氢和甲烷这类化学物质。海斗深渊是最深海洋的一部分,但其绝大部分仍未被探索。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一次载人深潜的科考任务,发现化学合成生命在海斗深渊繁荣生长。该任务的覆盖长度为沿太平洋西北部千岛-堪察加和阿留申海沟逾2500千米,覆盖深度从5800米到9533米。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次在海斗深渊发现的种群主要为管状蠕虫以及双壳类软体动物,这些动物利用构造板块断层渗出的硫化氢和甲烷合成有机质。进一步分析显示,断层渗出的甲烷产自沉积物中发现的有机质的微生物过程。

  研究团队总结认为,这类深海种群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普遍,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挑战了深渊生态系统主要依靠从海洋表层沉降的有机颗粒和动物残骸维持的传统观点。(完)

【编辑:张子怡】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XLv7n1P"></kbd><del id="CzE18G"></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JFnWM1"></b>
  • 台民众担心麦卡锡窜台将让台海再度陷入“兵凶战危”国台办回应
  • 马来西亚巴生港自贸区国际贸易与清真产业中心战略合作伙伴
  • 吴尊友:我国人群总体免疫力处在较高时期
查看更多

《蝴蝶秀直播app》

发布时间:2025-08-01 22:28:18 夜爱直播 来自湖南

2023江苏省考笔试成绩出炉你的分数查到了吗自长沙知识产权法庭进行省内跨区域管辖以来,新收案件数量持续在高位运行。原标题:加强知识产权对外深度交流与合作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英国航空公司2月2日正式宣布,将于今年上半年恢复英国往返中国内地的航班。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8824322
举报
热点推荐
  • 联合国与合作伙伴发起募资援助遭受旱灾的索马里

    2025-08-01 22:28:18

  • 香港罗湖站重开半日约2.2万人次使用

    2025-08-01 22:28:18

  •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精准施策拧紧防治水“安全阀”

    2025-08-01 22:28:18

  • 经济大省挑大梁打造“网上丝路”打通境内外消费市场——内陆大省河南开放动力强劲

    2025-08-01 22:28:18

  • 南方电网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

    2025-08-01 22:28:18

  • 湖南能源监管办组织开展全省重点电力建设工程项目节后复工复产线上安全监督

    2025-08-01 22:28:18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