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领衔揭秘深海生存之道:化学反应取代光合作用

  中新社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所)科研人员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在太平洋西北部最深9533米处的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为生命在极端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新见解。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项揭秘深海生存之道的重要生态学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研究员彭晓彤领衔的国际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北京时间30日夜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线发表。

  研究团队介绍说,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体,需要适应并以不同方式获取能量。基于化学合成的种群从化学反应而不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中获得能量。这类种群发现于深海流体活动区域,那里的海底会渗出硫化氢和甲烷这类化学物质。海斗深渊是最深海洋的一部分,但其绝大部分仍未被探索。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一次载人深潜的科考任务,发现化学合成生命在海斗深渊繁荣生长。该任务的覆盖长度为沿太平洋西北部千岛-堪察加和阿留申海沟逾2500千米,覆盖深度从5800米到9533米。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次在海斗深渊发现的种群主要为管状蠕虫以及双壳类软体动物,这些动物利用构造板块断层渗出的硫化氢和甲烷合成有机质。进一步分析显示,断层渗出的甲烷产自沉积物中发现的有机质的微生物过程。

  研究团队总结认为,这类深海种群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普遍,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挑战了深渊生态系统主要依靠从海洋表层沉降的有机颗粒和动物残骸维持的传统观点。(完)

【编辑:张子怡】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F4meT7Ya"></kbd><del id="9XBJS"></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08EK7e"></b>
  • 荣耀CEO赵明:打通多屏幕间的体验&nbsp;让服务在不同设备间流转
  • 西藏消防:守护平安底色“雪域蓝焰”蹄疾步稳
  • 《合力打造柬埔寨新名片》
查看更多

《一二三四看片免费》

发布时间:2025-08-02 02:34:13 钢钢钢钢钢钢钢好多水免费网页版 来自湖南

《万界仙踪》在线观看比如,第四届全国大赛的焊工冠军贾向东,从一名农民工逐步成长为焊接高级技师,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40多项荣誉。中国不仅是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起草者、参与者,还是探索者、践行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努力开创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4550489
举报
热点推荐
  • 如何走好高质量乡村振兴之路?湖北郧西有探索

    2025-08-02 02:34:13

  • 美智库文章:2023年需关注的五大重点议题

    2025-08-02 02:34:13

  • 宁波监管局:扎实推进收入监管工作向纵深发展

    2025-08-02 02:34:13

  • 全国妇联举行新时代妇联工作成果新闻发布会

    2025-08-02 02:34:13

  • 新华时评:中国释放经济潜能为世界注入信心

    2025-08-02 02:34:13

  • 奋力拼搏&nbsp;&nbsp;创新精进

    2025-08-02 02:34:13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