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金属疲劳?中国科学家提出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协同推进

  中新网北京8月4日电 (记者 孙自法)金属疲劳被称工程材料的“隐形杀手”,因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备、交通运输等重大工程领域,对工程安全运行与可靠性保障构成潜在威胁而广受关注。

  中国科学家应邀在最新一期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发表观点文章提出,要突破当前金属疲劳研究的瓶颈,需从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两个维度协同推进。

中国科学家在国际期刊发表“金属和合金的疲劳”观点文章。(论文网页截图)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该所潘庆松研究员、卢磊研究员合作完成题为“金属和合金的疲劳”的观点文章,北京时间8月4日下午在《自然-材料》上线发表,系统总结回顾金属疲劳领域的研究基础和进展,并提出应对极端环境下金属及合金材料疲劳失效挑战的新策略,从而为未来抗疲劳材料设计提供重要指导。

  他们在文章中指出,在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两个维度协同推进上,基础研究层面,着重探究新材料(如跨尺度多层级结构金属)的基本疲劳特征,揭示其演化规律与物理本质,进一步深化对金属疲劳损伤微观机制的系统认知;工程应用层面,聚焦传统金属及相关构件和装备在复杂使役环境下的疲劳损伤行为,重点研究非对称或多轴复杂疲劳载荷、极端环境(如高温、低温、辐照、腐蚀及其耦合作用)下疲劳响应、损伤特征及规律。

  与此同时,亟须创新性地融合材料设计、先进制备技术(如增材制造)、高精度表征手段及人工智能辅助分析等跨学科方法,这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范式,不仅可为开发兼具高疲劳抗性与低成本优势的金属材料提供新途径,更可能推动极端环境用材设计理念的革新。

  据介绍,尽管人类研究金属疲劳现象已近两个世纪,但它仍然是材料科学领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这一挑战的严峻性在深空探测、深海开发、核能系统等极端环境应用中尤为凸显:在极端环境的苛刻条件下,材料承受复杂循环载荷时表现出的疲劳行为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可能导致灾难性失效。

  “金属和合金的疲劳”文章还强调,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型材料体系的快速发展和工程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传统抗疲劳设计方法也面临新的挑战。(完)

【编辑:梁异】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Zo9vgvZ"></kbd><del id="hfvK1R"></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OOtCtU5S"></b>
  • 乡味|重庆涪陵:一碟小菜百年乡愁
  • 贵州省各地抓社区党建促基层治理水平提升
  • (二十大受权发布)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名单
查看更多

《日韩在线播放》

发布时间:2025-08-05 06:16:32 成年人版抖音线上看 来自湖南

首个气象科技小院落户五原——新华网内蒙古频道中国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进行了深入部署。围绕年会主题,与会嘉宾深入讨论、建言献策。冬奥会上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平均时速可以达到45公里/小时世界杯上的进球速度大约在100公里/小时以上脚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我是武大靖大家都知道我有一双不太好看的脚骨头变形伤痕累累但这双脚很有力量从佳木斯出发一路滑过索契、平昌滑到北京冬奥会我和队友一起实现在家门口夺冠的梦想心中有梦想脚下更有力量在赛场上胜负就在毫厘之间、毫秒之间作为运动员我知道哪怕是秒的提高要突破却要有极其艰苦的付出夺金、拿牌诚然光荣但很多时候正是对成长的渴望对未知的好奇对美好的向往让我们不畏艰险不惧失败不断进取我们站在一起凝聚起更强大的前行力量一起挺过风雨一起面对失利一起应对挑战一起见证奇迹每一个“在一起”比奖牌更闪耀每一个“在一起”都记录下梦想和奋进新的一年我会和队友一起奋斗在冰场上、奋战在人生赛场上下一个赛场我们还在一起,向前冲  刚刚过去的新春假期,你有没有亲自去体验一把滑雪的快乐和激情?去年春节,我们共享北京冬奥冰雪盛会。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3782636
举报
热点推荐
  • 卡塔尔世界杯32强出炉巴法英三队成夺冠热门(3)

    2025-08-05 06:16:32

  • 宁夏西吉:地膜生产助春耕

    2025-08-05 06:16:32

  • �

    2025-08-05 06:16:32

  • 世界读书日丨李小琳荐书《愿你慢慢长大》

    2025-08-05 06:16:32

  • 《勇敢的世界勇无止境版》在线观看

    2025-08-05 06:16:32

  • 《真爱之书》在线观看

    2025-08-05 06:16:32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