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家山——闽台寻根文化展”在福建泉州展出 《日本电影院四区五区》今年的平溪天灯节首次尝试“双主灯”齐飞。《日本电影院四区五区》
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40年,太阳能发电量将占印度发电量的30%左右,与煤炭的份额相当。
中新网泉州7月31日电 (孙虹 林子涵)“回首家山——闽台寻根文化展”31日在位于福建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幕,160余件文献实物和生动的个案故事,讲述台湾同胞通过各种方式返回祖地,以族谱、书信为凭寻根谒祖的感人故事。
7月31日,“回首家山——闽台寻根文化展”在位于福建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幕。杨继泉 摄
当天,台胞代表田圻畅等19位捐赠者向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捐赠族谱、家书等涉台文献60部148册。“我有失散的命运,所以想创造团聚的历史。”40多年来,田圻畅收藏有上万封两岸家书,先后助力700多对两岸家庭团聚,被亲切地称为“两岸信使”。
“回想起来,曾经的岁月恍若昨天,跨越海峡的书信也已渐渐躺进博物馆的展柜。”田圻畅说,希望借助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平台,让更多两岸民众了解这段历史、记住这段历史。
7月31日,台胞田圻畅(左一)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分享两岸家书背后的寻亲故事。杨继泉 摄
据悉,该展览共分为“根在河洛”“叶茂闽台”“情融两岸”三个部分,作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闽台寻根溯源服务交流中心”的展示区部分常态化展出。
截至2025年6月,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藏谱牒总数涉及台、闽、粤、湘等21个省市174个姓氏共2852部11021册,两岸家书4180件,此外,每两年举办一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论坛”,做好族谱中迁台信息的录入整理研究,出版《馆藏陈林姓族谱迁台信息采集汇编》《两岸谱牒文化的研究与交流》等书籍,共协助360多对两岸宗亲查谱寻根成功。
7月31日,观众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回首家山——闽台寻根文化展”。林子涵 摄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长郑国防介绍,未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将依托“闽台寻根溯源服务交流中心”举办各类丰富的活动,持续推动两岸宗亲交流交往,为台胞寻根提供一站式、便捷化的服务。(完)
【编辑:王祎】为了不让亲戚们觉得失礼,他们对外谎称李思琦在回家路上“阳”了。
据了解,金三江于2021年9月上市,主要产品为牙膏用二氧化硅。
”广西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月至8月,全区专利授权量达万件,同比增长%。。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
- 今日热点
- 城市更新,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 淮北市:车轮滚滚党旗红 货运万里暖人心
- 中国图书走俏“狮城”
- 深港陆路口岸全面恢复通关-相关新闻
- 五人一台戏,有情有趣《蝴蝶梦》
- 京津冀定制快巴新增河北燕郊至北京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