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领衔揭秘深海生存之道:化学反应取代光合作用

  中新社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所)科研人员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在太平洋西北部最深9533米处的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为生命在极端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新见解。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项揭秘深海生存之道的重要生态学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研究员彭晓彤领衔的国际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北京时间30日夜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线发表。

  研究团队介绍说,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体,需要适应并以不同方式获取能量。基于化学合成的种群从化学反应而不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中获得能量。这类种群发现于深海流体活动区域,那里的海底会渗出硫化氢和甲烷这类化学物质。海斗深渊是最深海洋的一部分,但其绝大部分仍未被探索。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一次载人深潜的科考任务,发现化学合成生命在海斗深渊繁荣生长。该任务的覆盖长度为沿太平洋西北部千岛-堪察加和阿留申海沟逾2500千米,覆盖深度从5800米到9533米。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次在海斗深渊发现的种群主要为管状蠕虫以及双壳类软体动物,这些动物利用构造板块断层渗出的硫化氢和甲烷合成有机质。进一步分析显示,断层渗出的甲烷产自沉积物中发现的有机质的微生物过程。

  研究团队总结认为,这类深海种群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普遍,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挑战了深渊生态系统主要依靠从海洋表层沉降的有机颗粒和动物残骸维持的传统观点。(完)

【编辑:张子怡】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6cVDsnUw"></kbd><del id="qHvbF3KI"></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eFdYJL"></b>
  • 从主厨到自创品牌:台湾面包冠军林育玮北京再出发
  • 山东济南计划实施交通重点项目224个
  • “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
查看更多

《二人一起剧烈打扑克》

发布时间:2025-08-02 03:22:22 看女生隐私部位的软件 来自湖南

“黄河安澜”暨“绿色发展看山东”网络主题活动新华网该机采用硬管加油方式,在加油过程中,可根据受油机的位置进行伸缩调节,提高了加油效率和安全性。原标题:八桂大地涌“新”潮——第十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精彩纷呈200余个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展,百余家企业与银行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接,5个涵盖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高价值专利项目进行重点推介……日前,第十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下称广西发明展)在南宁举办。下一步,仍需进一步做好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6929952
举报
热点推荐
  • 在琼州海峡上乘风破浪

    2025-08-02 03:22:22

  • 上海一社会化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开业

    2025-08-02 03:22:22

  • 国产新冠治疗用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2025-08-02 03:22:22

  • 预制菜年菜大火,紫燕百味鸡“出圈”走出新路子

    2025-08-02 03:22:22

  • 一图读懂2022年湖北政法工作亮点

    2025-08-02 03:22:22

  • 双语汇“在职躺平”是伪潮流

    2025-08-02 03:22:22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