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领衔揭秘深海生存之道:化学反应取代光合作用

  中新社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所)科研人员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在太平洋西北部最深9533米处的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为生命在极端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新见解。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项揭秘深海生存之道的重要生态学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研究员彭晓彤领衔的国际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北京时间30日夜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线发表。

  研究团队介绍说,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体,需要适应并以不同方式获取能量。基于化学合成的种群从化学反应而不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中获得能量。这类种群发现于深海流体活动区域,那里的海底会渗出硫化氢和甲烷这类化学物质。海斗深渊是最深海洋的一部分,但其绝大部分仍未被探索。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一次载人深潜的科考任务,发现化学合成生命在海斗深渊繁荣生长。该任务的覆盖长度为沿太平洋西北部千岛-堪察加和阿留申海沟逾2500千米,覆盖深度从5800米到9533米。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次在海斗深渊发现的种群主要为管状蠕虫以及双壳类软体动物,这些动物利用构造板块断层渗出的硫化氢和甲烷合成有机质。进一步分析显示,断层渗出的甲烷产自沉积物中发现的有机质的微生物过程。

  研究团队总结认为,这类深海种群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普遍,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挑战了深渊生态系统主要依靠从海洋表层沉降的有机颗粒和动物残骸维持的传统观点。(完)

【编辑:张子怡】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2USOuJk"></kbd><del id="fwVYmt"></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yIpqGQ"></b>
  • 奋斗正当时丨夺金后,他把目标瞄准了全世界玩家
  • 【文化评析】灯彩文化日新,共寄美好期盼
  • 时间的定格——民族歌剧《红船》创作谈
查看更多

《91传媒制片厂在线入口》

发布时间:2025-08-02 05:20:41 小仙女JK白丝失禁 来自湖南

美军换装突击步枪有何考量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任总指挥。”沙班说,西方提供的援助是支持叙利亚政府控制范围以外的地区,他们不在乎大多数叙利亚人居住的地区。黑龙江省林业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接下来,还将组织联盟成员单位骨干考察学习,对成效显著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择优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对作用发挥显著的联盟成员单位和先进个人,在评先评优中优先推荐。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5986615
举报
热点推荐
  • 日本2022年经常项目顺差下降47%

    2025-08-02 05:20:41

  • “歌剧回来了,凛冬消散迎接春天”

    2025-08-02 05:20:41

  • 300余件精品展现“年画里的中国”

    2025-08-02 05:20:41

  • 强国新赛道踏上新征程——学习贯彻二十大上海经信在行动--上海频道--人民网

    2025-08-02 05:20:41

  • 在杭高校陆续发布返校提醒

    2025-08-02 05:20:41

  • 省政府召开经济运行调度分析会议李乐成主持并讲话

    2025-08-02 05:20:41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