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领衔揭秘深海生存之道:化学反应取代光合作用

  中新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终年不见阳光的海洋深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的生命体如何获得能量?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所)科研人员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最新在太平洋西北部最深9533米处的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为生命在极端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新见解。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 供图

  这项揭秘深海生存之道的重要生态学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研究员彭晓彤领衔的国际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北京时间7月30日夜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线发表。

  研究团队介绍说,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体,需要适应并以不同方式获取能量。基于化学合成的种群从化学反应而不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中获得能量。这类种群发现于深海流体活动区域,那里的海底会渗出硫化氢和甲烷这类化学物质。海斗深渊是最深海洋的一部分,但其绝大部分仍未被探索。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拍摄的图片。研究团队 供图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一次载人深潜的科考任务,发现化学合成生命在海斗深渊繁荣生长。该任务的覆盖长度为沿太平洋西北部千岛-堪察加和阿留申海沟逾2500千米,覆盖深度从5800米到9533米。

  这次在海斗深渊发现的种群主要为管状蠕虫以及双壳类软体动物,这些动物利用构造板块断层渗出的硫化氢和甲烷合成有机质。进一步分析显示,断层渗出的甲烷产自沉积物中发现的有机质的微生物过程。

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牵头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已获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执行委员会批准。研究团队 供图

  研究团队总结认为,这类深海种群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普遍,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挑战了深渊生态系统主要依靠从海洋表层沉降的有机颗粒和动物残骸维持的传统观点。(完)

【编辑:刘阳禾】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GPyy2I9"></kbd><del id="FqWejs6"></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jdNSbXt"></b>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第一千七百五十七号)
  • 太原开启根治欠薪春季专项行动
  • 邢台市新增3个省级节水型城市
查看更多

《小蓝gv浪小辉》

发布时间:2025-08-02 09:30:30 欧美老熟女动作片 来自湖南

新春走基层|山东莱阳:预制菜成了“抢手菜”此外,承载国家“南繁硅谷”建设任务的三亚崖州湾地区专利申请量67件,目前其中31件获得了专利授权。各国团结起来,集体觉醒,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是美国最大的噩梦。02玉米去掉玉米须,清洗干净,然后切成小块。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3781569
举报
热点推荐
  • �

    2025-08-02 09:30:30

  • 全面推进高质量监管助力能源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2023年监管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2025-08-02 09:30:30

  • 排查小隐患站好护学岗湖北公安全力护航开学季

    2025-08-02 09:30:30

  • 东北新闻网“北斗民生帮”平台上线“一站式”满足民生诉求

    2025-08-02 09:30:30

  • 热带雨林旅行地中国国家地理网

    2025-08-02 09:30:30

  • 丰田第四代埃尔法或将于二季度全球首发

    2025-08-02 09:30:30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