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美海军陆战队根据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的一线战斗经验,正式发布IAR设计招标。
中新网北京8月1日电 (记者 曾玥)历经创建摸索期、夯实提升期、特色发展期三个阶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已有19年,开创全程化多路径生涯教育体系,形成“一箭多星、分级入轨”的特色课程模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涯发展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沈雪萍介绍,“一箭多星、分级入轨”的课程模式,是将职业使命感培养这一核心视作火箭,以“专教融合、产教融合、生涯实践、研用一体”为四大助推,最终实现“分级入轨”,帮助学生满足国家、行业、学校、个人不同层面的目标。
自2007年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至今累计面向校内70000余名学生授课,实现100%全覆盖。此外,南航成立“生涯驿站”咨询工作室,专门从事大学生生涯教学与实践、生涯辅导与咨询、生涯教育相关问题研究,为学生提供普惠式生涯教育、协助式生涯辅导、自助式生涯服务、自主式生涯拓展等服务,帮助青年学子完成认识探索期、拓展定向期、实践实现期的转型过渡。
“如果说生涯规划是‘线’,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一颗颗‘珍珠’,如何设计这串‘项链’,生涯教育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从事生涯教育研究与教学多年,沈雪萍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长期性和渐进性过程,不仅需要多元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升,还要加强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建立高水平职业规划教育教师队伍。
从2014年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一系列课程改革,如探讨“我们为什么工作”等问题,让学生理解职业使命感的意义,从国家战略、产业行业、职业岗位、大学专业四个角度探讨与使命感的关系,引导学生从人职互动的角度看待职业定位与个人成长,更好思考自身职业使命感及其指向的职业领域。
经过多年探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生涯教育实践取得一系列成果。据悉,在学生发展方面,每年40%以上毕业生积极投身国防事业,国防领域人才输送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累计培养生涯导师500多人,出版教材2部、教学指南用书1部,产出60多篇高水平论文成果;在教育经验分享方面,课程团队受邀主讲的公益直播课已辐射全国30多万名大学生。(完)
【编辑:曹子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颈椎疼痛成了困扰现代人的一大症状。。
- 今日热点
- 谁在阻碍叙利亚灾后救援?
- 元气淋漓“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泰和特展盛大开幕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 在杭外国留学生“花式”感受中国年味
- 用闪亮青春创精彩事业(说说新年新期盼②)
- 遂宁市高铁低碳(生态)新城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