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建议,在侦办诈骗犯罪的同时,要加大对上游个人信息泄露的溯源,坚持“一案双查”、全链条打击;同时,要进一步压实互联网平台个人信息保护的主体责任,切实扎紧个人信息保护的“篱笆墙”。
中新社北京8月5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据发布会介绍,对于基孔肯雅热疫情,中医治疗对各类人群都可以缓解关节疼痛症状,促进皮疹消退,稳定退热,促进疾病康复,而且安全性良好。
今年暑期,中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在发布会上介绍,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传播,临床表现主要是三联症,即发热、关节痛、皮疹;主要治疗方法是对症支持治疗。
据张忠德介绍,中国古代关于疫病的专著有500多种,形成了完备的中医疫病理论体系和临床诊疗体系,较早地认识到疫病病因的特殊性,摸索出许多预防和治疗的方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多次参与疫病防控救治。
关于本次基孔肯雅热疫情,张忠德说,通过临床一系列观察,专家组判断其属于“虫咬疫病”,核心病机是风邪袭表、湿毒蕴热。正值三伏天,天气炎热,预防时除了清除环境污水、灭蚊、截断传染源,平时还可以采用健脾消暑、药食同源的中药,调节体能,保持免疫力平衡。
在对基孔肯雅热的治疗方面,张忠德介绍说,中医治疗以清热化湿、疏风透邪为原则,辨证使用中医药内服和外治法,对各类人群都可以缓解关节疼痛症状,促进皮疹消退,稳定退热,促进疾病康复,而且安全性良好。
当天的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欧阳波表示,基孔肯雅热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公众不必恐慌,要做好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了《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将中医药内容纳入其中,并开展培训,指导各地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中医药作用。(完) 【编辑:田博群】
悬崖上的村庄孕育着勃勃生机,小小金银花向来往游客讲述沂蒙山上的幸福故事。。
- 今日热点
- 【专题】一座城一条心——贵阳市南明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新华网
- 《航拍中国第三季》在线观看
- 沙画《大家小家》致敬最可爱的人
- 数九寒冬日练兵正当时——沈阳联勤保障中心组织冬季驻训演练
- 施工进度完成88%直击贵州德余高速乌江特大桥建设现场【3】
- 乌镇峰会见证数字中国建设不断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