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指出,2023年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锚定一个大市场目标,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二是服务质量强国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着力提升市场竞争活力和质量;三是强化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保障,着力提高反垄断监管执法效能;四是守好发展安全底线,着力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五是构建多元共治格局,着力强化公平竞争治理整体合力。
习近平主席将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习近平主席第12次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是我们共同发展的空间,我们都是亚太这片大海中前行的风帆。”2013年10月,在印尼巴厘岛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习近平主席以“风帆”为喻,讲述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命运与共的道理。
宽广太平洋,汇聚千流、浩瀚无垠,蕴含连通四海的澎湃活力,滋养了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孕育出亚太经合组织这一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先驱。
成立30多年来,亚太经合组织以推动经济全球化为己任,带动亚太大发展、大融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亚太奇迹”。如今的亚太,经济在全球占比超过六成,贸易总量占比近一半,是全球经济主要增长引擎。
亚太何以成功?“源于我们始终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源于我们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源于我们始终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坚持互利共赢和相互成就”。2024年11月在秘鲁利马,习近平主席指出“亚太奇迹”背后的深刻逻辑。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暗流搅动世界经济的海面,当有人企图以“筑墙”“脱钩”在没有自然阻隔的太平洋人为设置壁垒,亚太各方如何抉择,关乎各方利益,也将深刻影响世界经济格局。
“答案是清楚的,我们必须顺应大势,勇于担当,共同开辟亚太发展繁荣的光明未来。”习近平主席放眼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倡导各国秉持亚太合作初心,负责任地回应时代呼唤,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纵使遭遇风浪,开放包容依然是亚太合作主旋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
在经济全球化的宏阔历史进程中,亚太各方早已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以各种名目阻碍经济合作、阻滞甚至拆解亚太地区长期形成的产业链供应链,只会加剧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
开放则兴,封闭则衰。“亚太繁荣发展的历程表明,唯有合作才能发展,不合作是最大的风险”,在亚太发展的关键当口,习近平主席指明方向,为推动亚太地区合作与发展注入信心和动力。
亚太是个大家庭,中国是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发展离不开亚太,亚太繁荣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会给亚太发展带来更大机遇。
几天前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面向未来,“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的中国,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同亚太伙伴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机遇。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宽广太平洋为亚太各方提供了广袤的发展空间。唯有握稳舵盘、把准航向,才能在世界经济的大海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驶向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共同繁荣的美好明天。
策划:张晓松
主编:杨依军
主笔:董雪、邵艺博
视觉:张惠慧、黄炯芮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编辑:王琴】“日子过了很久,大山没变,绿水没变,我的心亦没变”,邓烟发说。。
- 今日热点
- 2022年山东主要环境指标持续大幅改善
- 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美国国际问题专家威廉·琼斯:中国的创新发展将惠及世界
-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狂飙》带火《孙子兵法》,孙武亲自领导的吴入楚都之战如何用于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