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华表示,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量分别完成万辆和万辆,同比分别增长%和%,市场占有率达到%,高于上年个百分点。
中新网北京10月25日电(燕新台)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4日经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并明确国家通过多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
2025年10月25日,首个法定台湾光复纪念日到来,三位在大陆求学的台湾青年满心向往。
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叶明杰,表决当晚的朋友圈便被两岸朋友的动态刷屏。
他今天要给基隆的亲人们打视频电话,把大陆纪念活动的盛况拍给他们看,与家人分享这份喜悦,更要大声告诉阿公阿嫲:“现在,整个国家都在纪念我们‘回家’的日子!”
他更盼着,能带着大陆同学赴台北中山堂,探访光复时期的纪念遗迹;也想带岛内同学走进南京、北京,亲身触摸祖国的历史与当下。
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姜宗奇笃信,台湾光复纪念日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日期,而是对台湾同胞心声的真切回应。
“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是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的成果,唯有牢牢铭记这段历史,才能在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路上,走得更稳、更坚定。”
北京大学的丘秉儒在台湾长大,岛内课堂对光复历史仅匆匆带过,曾让他觉得这段过往与自己十分遥远。
直到来到大陆,他才被这里对这段历史的珍视深深触动——祖国大陆始终将台湾同胞视作一家人,通过各类纪念台湾光复的活动,延续着历史的意义。
此次法定台湾光复纪念日的设立,让他满是感动,更清晰感受到肩头的使命: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两岸朋友讲好光复故事,让这段光辉历史永远闪耀。
今天,三位台湾青年的心声交织在一起,那些跨越海峡的共鸣、对历史的铭记、对团圆的向往,早已深深刻进心底。(完) 【编辑:李岩】
利用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推动图书、报刊、演艺、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业态升级,推动文化产业与二三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要加强管理创新。。
- 今日热点
- 多个百亿级项目敲定,2023年动力电池企业要“大干一场”?
- 踏入同一条时间河流:李洱、邱华栋、鲁敏谈《金色河流》
- 嘴仗不断心生怨怼 美洲峰会或成特朗普尴尬之旅
- 巴媒:2022年中国外交闯出新天地
- 【津抖云】津味下午茶 这样搭配怎么样?
- 【新春走基层】“夫妻双双把家还”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