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同胞参观张自忠烈士陵园:触摸共同的抗战记忆 《沈芯语(沈芯語)麻豆女郎》 赫什8日向俄罗斯卫星社证实,这篇文章的确出自他笔下。《沈芯语(沈芯語)麻豆女郎》
家长尽责—— 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主动协同学校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中新社重庆10月25日电 (梁钦卿)60余名台湾同胞25日来到位于重庆北碚的梅花山,走进张自忠烈士陵园参观祭拜。
张自忠将军曾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1940年在枣宜会战中壮烈牺牲。陵园门牌“双柏路516号”,源自张自忠将军殉国的日期5月16日。前来参观的台湾同胞们凝视门牌良久,才缓缓步入陵园。
10时许,祭奠仪式正式开始。前来祭拜的台湾同胞在张自忠将军雕塑前整齐列队,集体肃立默哀,行三鞠躬礼。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这是张自忠将军生前留下的铮铮誓言。多年过去,这句话依旧在两岸同胞心中铭记。
在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内,台湾同胞在玻璃展柜前驻足良久,里面展示着将军的生平事迹。有台胞表示,台湾有部电影叫《英烈千秋》,讲述的就是张自忠将军的故事,通过这次参访更深刻体会到张自忠将军面对日寇不屈不挠,直至壮烈牺牲的精神,值得所有中华儿女学习。
还有台胞感叹,许多抗战英雄都不为人知,甚至不知安葬何处,但他们与张自忠将军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站在张自忠将军墓前,台湾抗战老兵后代、“独目虎将”李宗岱的儿子李大淮说:“我是代表全家来缅怀张将军的,今天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的日子,张将军宁死不屈的气节是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骨气。”言闭,他深深鞠了一躬。(完) 【编辑:张子怡】
伏尔加格勒始建于16世纪,原名察里津,1925年更名斯大林格勒,1961年更名伏尔加格勒。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工作,全面提升我国品牌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推动我国从品牌大国向品牌强国迈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力量。
这样的表现,已提前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所明确的‘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0%’的目标。。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
- 今日热点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对校园防控提出具体操作指南
- 奖金牌、奖支票、奖荣誉,奖出了什么?——苏南“开春奖企业”现象观察
- 郑州高新区:创新引领效应凸显--河南频道--人民网
- 江上百米巡检确保通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 中东部地区将有大范围雨雪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