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发展问题的时候,不能忽略一个概念,那就是追赶型增长不可能永远持续。
中新网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 邵萌)近日,随着多股冷空气接连影响我国,北方多地气温骤降。不少网友感慨“从夏天一下跳到了冬天”“秋天越来越短了”。
实际上,在一些城市,“秋天变短”不仅是一种体感,也正在成为一个事实。记者27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今年华北多地秋季长度明显短于常年,南方大部地区入秋时间明显推迟。
10月1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降下皑皑白雪,市民在雨雪天气中出行。中新社记者 刘新 摄在气象学上,根据《气候季节划分》国家标准,某地连续五日滑动平均气温≤22℃,则以其所对应的该气温序列中第一个≤22℃的日期作为秋季起始日。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入秋时间不一,秋季长度也差异显著。
来自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大数据显示,以北京为例,20世纪50年代,北京的秋季平均为53天,如今已缩短至42天(2012年至2024年平均秋季日数)左右。
据介绍,今年10月上旬,北方地区接连受到多轮冷空气影响,加上秋雨连绵、日照偏少,入冬进程显著加快,导致华北多地秋季长度仅有一个月左右,明显短于常年。
以河北石家庄为例,该市于10月18日提前入冬,较常年的11月7日提前了20天,为1955年有完整观测记录以来第二早的入冬年份,仅次于1986年的10月17日。据统计,常年石家庄秋季长度为57天,而今年只有31天,超越了2007年的33天,创下了石家庄最短秋季纪录。
10月11日,浙江杭州,游客撑伞游览西湖白堤。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对于南方地区来说,受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冷空气偏弱等因素共同作用,今年我国南方大部地区入秋时间明显推迟。
据统计,江苏南京于10月18日入秋,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晚入秋的一年。而今年南京于4月29日入夏,夏季总长达167天,同样创下历史纪录。
浙江杭州也于10月19日宣布入秋,较常年同期偏晚16天,打破最晚入秋纪录的同时,也刷新着夏季最长纪录,达174天,超过2019年的171天。(完)
【编辑:张子怡】日本在发展所谓“反击能力”的同时,还计划将防卫支出提升至GDP2%左右,发展太空、网络、电磁和认知等新型领域的作战力量,并大幅增加西南地区兵力,甚至要在距离中国台湾仅110公里的与那国岛部署导弹部队。。
- 今日热点
- 章志宏:牢记总书记嘱托 努力让大家“吃好饭”
- 江西出台28条政策举措巩固提升经济回稳向好态势
- 让手机应用软件更清爽
- 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
- 直升机海上反舰!海军舰载机飞行团展开多机型跨昼夜训练
- 巴林左旗:特色种植“钱景”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