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练矛认为,在国家重视且科研经费充足的情况下,预计3-5年后碳基技术能够在一些特殊领域得到小规模应用;预计在未来10-15年的时间内,硅碳融合技术将成为主流;预计15年之后碳基芯片有望据其高性能、低功耗和多样性的优势,随着产品更迭逐渐成为主流芯片技术。
中新网珠海10月28日电 (邓媛雯 黄志强)2025年珠海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应急演习暨珠海市船舶污染事故应急演习,28日下午在珠海高栏港水域紧张有序地进行。
此次演习由广东海事局、珠海市海上搜救中心主办,珠海海事局承办,20余支应急力量、超200名人员、17艘船艇、2架直升机参与,其中4艘专业清污船与5台专业收油机投入演习。
演习从实战出发,模拟了一艘油船与散货船发生碰撞,近百吨轻质沥青泄漏,油污飘向敏感水域扩散,多方携手开展海上溢油应急处置的场景,设有溢油应急处置、油污漂移监测和预测、敏感资源保护等5大类21个科目,是国内迄今为止科目体系覆盖最丰富的海上溢油应急演习。
“本次演习出动了国内最大的多功能环保船,搭配全球先进、功能最强、适应性最高的内置式收油机,高效清理海上溢油。”珠海海事局工作人员介绍,“还有直升机空中喷洒消油剂、布控岸滩式围油栏,形成了‘海陆空’立体闭环防控网,成功处置海上溢油事件。”
据了解,珠江口水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通航区,预计2025年船舶流量将超百万艘次,危险货物吞吐量逾3亿吨,通航环境复杂,船舶污染风险高。此次演习所在的高栏港,正位于珠江口西侧,既因通航优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航运枢纽”,又因涵盖荷包岛海洋牧场、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等敏感水域,承担着生态保护的“关键防线”作用。
珠海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珠江口水域通航繁忙、船舶污染风险高,此次演习验证了国家溢油设备库“调得动、用得上”的能力,也强化了“政府主导、企业协同、社会参与”的水域联防机制。未来,珠海将持续以实战演练优化应急体系,筑牢珠江口“生态蓝”屏障。(完)
【编辑:陈海峰】这标志着北京管道公司进口设备核心部件国产化替代工作在技术应用层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打破国外压缩机技术壁垒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今日热点
- 今年将重点发力“七个攻坚突破”
- 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习近平指出扩大内需这些要点
- 加大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 罗尼·奥沙利文 :架起中英斯诺克桥梁
- 爱师大:青春正能量
- 锐参考澳大利亚总理要求中国道歉?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