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八大是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八大要根据新的形势任务,正确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制定正确的路线,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这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开放是亚太合作的生命线。”擘画亚太合作,习近平主席曾作出这一重要论断。
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行在即,地区各方思考如何在动荡国际形势下应变局、谋未来,中国理念的引领价值进一步彰显。
看历史,开放是密码,是合作成功经验——
风云激荡之际,回望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正是因为摆脱了冷战阴霾,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小经济体步入奔向现代化的快车道,‘亚太奇迹’才应运而生。”习近平主席一语中的。
诞生于冷战结束前夕、顺应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勃兴,亚太经合组织承载着地区各方对和平与发展的共同企盼,逐渐发展成为地区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
因开放合作而生,更因开放合作而兴。
一组数据,诉说着开放带来的亚太之变:1989年至2022年,亚太经合组织地区的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由3.1万亿美元增至30万亿美元。当前,亚太地区经济在全球占比超六成,贸易占比近一半,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七成。
由“造福亚太人民的初心”去丈量,开放的意义进一步彰显。30多年来,亚太地区人均收入翻了两番多,10亿人口成功脱贫。
再拉长时间的视野,亚太地区曾饱受冲突战乱之苦,成为大国争斗的竞技场、国际矛盾的聚集地。鉴往事,知来者。“阵营对抗解决不了问题,偏见只会带来灾难”,这是历史的昭示;“关起门来搞建设不会成功,开放发展才是正途”,这是来路的启迪。
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会场韩国庆州和白国际会议中心。肖翊摄看当下,开放是共识,是应对挑战之策——
亚太各成员即将齐聚韩国庆州,正值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涌动,地区发展承压明显。
十字路口,何去何从?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坚定不移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遇、实现共赢。”这是中国理念,亦是亚太主流共识。
今年以来,地区各方领导人在同习近平主席会面时,不约而同谈到“开放”:“新西兰愿同中方积极沟通协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新加坡愿同中方密切在区域和多边平台协调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秩序”“澳方愿与中方坚持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坚持开放,才能御逆风、应变局。
近日,来自秘鲁钱凯港的第八届进博会展品顺利抵达上海,陶制品、羊驼毛制品等南美特色产品跨越太平洋,开拓中国大市场。一条航线,联通的不仅是产地与市场,更是理念与机遇。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东盟贸易总值为5.57万亿元,增长幅度达到9.6%。事实清楚表明,相互助力、同舟共济,才能在风高浪急时把稳航向、破浪前行。
如今,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签署在即,地区开放合作即将树立起又一座里程碑。作为全球两大主要经济体,中国与东盟顶着逆风升级开放合作,不仅增添各自应对发展风险的能力,也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会场外的旗帜。肖翊 摄看未来,开放是趋势,是地区未来所系——
习近平主席从历史的长周期看发展走向:“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
为何对开放的信心不动摇,信念更坚定?
助推开放的内生动能不断涌现。创新是打破增长瓶颈的钥匙,绿色是时代的发展底色。当前,中国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正携手东南亚、拉美等地区合作伙伴,打造一个个新的产业中心,不仅助力各方绿色转型,也塑造着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新生态。
护航开放的治理共识更加明确。多边贸易体制是各方发展须臾都离不开的国际公共产品。作为世界经济中的大块头,亚太理应展现大担当,带头维护全球经贸规则。“建设可持续的明天”,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题,道出“连接、创新、繁荣”的共同诉求,传递共护开放的广泛共识。
“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
回看走过的路,“亚太的成功源于我们始终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源于我们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源于我们始终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坚持互利共赢和相互成就”。
眺望前行的路,“我们应该秉持亚太合作初心,负责任地回应时代呼唤,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全面落实布特拉加亚愿景,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
策划:杜尚泽、马小宁
撰文:胡泽曦、李建广
海报:陈晓劲
编辑:王旭琛
校检:李金昱
责任编辑:王旭琛
【编辑:刘欢】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效率方面,围绕城乡居民生活便利化、品质化需要,加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服务质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一窗通办、网上办理、跨省通办,提高服务便利度;大力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用工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扩大日间照料、失能照护、助餐助行等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积极发展互助性养老服务;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逐步扩大城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
- 今日热点
- 全球连线 英国高通胀下罢工潮持续,究其根源还是社会不公
- 第二十九届台胞青年冬令营在黑龙江开营
- “新华荐书”第十六、十七期推荐图书发布
- 放置江湖第十三章(放置江湖第十三章详细最全隐藏任务)
- 福州台胞公寓社区与台中社区“牵手结对”迎元宵
- 【新春走基层】万米高空 “飞机医生”17年护航春运出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