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考队圆满完成北极载人深潜任务

  中新网三亚10月28日电 (孔秀)据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消息,10月27日,依托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国际首艘具破冰能力的载人深潜作业母船“探索三号”及“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执行北极载人深潜任务的科考队顺利返回三亚。“奋斗者”号在北极共完成了43个潜次作业任务,并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了水下联合作业,创新了中国双载人潜水器水下协同作业模式。

图为2025年9月,“探索三号”在北极密集冰区破冰航行。(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供图)

  今年7月22日,北极载人深潜科考队从三亚出发,会同“蛟龙”号载人深潜团队,共赴北冰洋海域执行深潜任务,历时98天,航行15000余海里。期间,科考队在北冰洋作业56天,冰区航行1989海里,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考察和试验。“蛟龙”号载人深潜团队完成了中国首次北极冰区下潜,并与“奋斗者”号进行了水下协同作业,完成了双潜器定位搜索、标志物互换、水下运动拍摄等。

  特别是在海冰覆盖率大于80%的中央海盆,科考队进行了国际上首次加克洋中脊的载人深潜科考,“奋斗者”号在29天中完成32个潜次,潜次平均水中时间大于9小时,平均海底作业时间大于6小时,最大下潜深度5277米。深潜作业经历了极昼、极夜、融冰期和结冰期,克服了低温、大风困难。

图为2025年9月,“奋斗者”号在北极密集冰区被起吊出水。(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供图)

  本航次验证了“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和“探索三号”母船在极地冰区的作业能力和应用价值,实现了一系列极区深潜科考作业的船载/潜载国产技术的突破。基于此,科考队采集了一批珍贵的水体、沉积物、岩石和生物样品,获得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将为深入研究北极气候快速变化、北极超慢速扩张背景下加克洋中脊海底地质过程、极区生命演化和适应机制等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同时,科考队建立了极区极端环境下“奋斗者”号载人深潜作业规程,开创了在密集冰区“船潜协同”的移动式冰潜新模式,在海冰不断漂移的恶劣环境中实现了精准导引、安全上浮,大大增加了极区载人潜水器海底作业时间的范围,锻炼和培养了一支极区载人深潜科考队伍,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北极密集海冰区进行连续载人深潜的国家。

图为2025年9月,蛙人在北极密集冰区回收“奋斗者”号。(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供图)

  本航次纳入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共有来自16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80余名科考队员参加。(完)

【编辑:苏亦瑜】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BNN1y5LG"></kbd><del id="rdheeJOZ"></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CZuhRutJ"></b>
  • 水利部就《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答问
  • 大熊猫龙凤胎姐弟“和花”“和叶”生日会
  • 新华时评:面对未来挑战,世界凝心方可全球聚力
查看更多

《96国产情侣》

发布时间:2025-10-29 03:36:54 优优直播 来自湖南

辽河口湿地瞰“冰脉””  纳米比亚纳米布沙海——  观赏海岸沙漠地质奇观  “看,我们的车不可能再沿着海岸走,那儿完全没有沙滩。2月9日报道日本《每日新闻》2月6日刊登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理事长田中明彦的文章,题为《国际社会的任务是防止世界大战》。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好红色家风故事,涵养新时代良好家风,经过精心筹备谋划,开年我们就联合举办了这次家风展。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8837381
举报
热点推荐
  • 中新天津生态城税务局:税享生态春风暖企

    2025-10-29 03:36:54

  • 观天下·“北溪”疑云资深名记指认美国策划炸毁“北溪”管道

    2025-10-29 03:36:54

  • 新华网H5︱在这场沉浸式科技之旅中,发现美好生活的更多可能!

    2025-10-29 03:36:54

  • 经济--内蒙古频道--人民网

    2025-10-29 03:36:54

  • 【国际漫评】老掉牙的把戏

    2025-10-29 03:36:54

  • 新春走基层市场持续升温高原“烟火气”回归

    2025-10-29 03:36:54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